English

踏访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2004-06-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曹继军 我有话说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3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和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为弘扬革命传统,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本报从今天起推出“经典中国”专栏,刊登由本报记者采写的这

几方面内容的报道,以使人们更加了解历史,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团结一心,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上海兴业路76号――青砖外墙,乌漆大门,这幢貌似平常的两层石库门楼房却将开天辟地的伟大历史恒久凝固。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里举行。

“七一”前夕,记者踏访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与众多参观者一起,翻阅83年历史画卷,感悟时代的伟大变迁。

展览陈列中,“一大”13位代表曾有人因故“缺席”
现在,呈现给观众的是最真实的历史――

在“一大”会址纪念馆中,那张铺着白色台布的长方形会议桌和代表的照片,以及根据原景复制的栩栩如生的蜡像,形象地展示着当年的历史场景。该馆馆长倪兴祥告诉记者,出席“一大”的代表有13人,但是,在1986年以前的展览陈列中,这13位代表中却有不少人因故“缺席”。

倪馆长认为,把13位代表的照片生平全部展出,还原完整的历史,是改革开放以来纪念馆最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正是新时期我们党求真务实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缩影 在10多年的改革过程中,上海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取得了大发展,经济连续十年两位数增长,人均GDP从1989年的1475美元跃至4500美元。无论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还是探索国企国资改革新路,无论是培育和完善生产要素的市场体系,还是推进浦东新区建设,上海的每一步发展都闪耀着我党求真务实科学发展观的光芒。

过去的上海,曾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今天的上海,已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典范。

与“一大”会址纪念馆相邻,有一个“新天地”
一样的青水外墙,一样的乌漆大门,里面的内容却完全不同――

“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市中心地带,周围原本是一片陈旧的居民区。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这片市区中心地带建筑物的单一居住功能已远远不能满足上海成为商业、金融中心的需要,改造乃大势所趋。然而,簇拥着“一大”会址的石库门建筑是上海的历史文化财富。如何改造利用,成为新上海城市建设的难题。

“新天地”破解了这个难题。它保留了石库门的外观,却改变了内部原先的居住功能,成为集餐饮、购物、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休闲中心,成为中外游客领略上海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形态的最佳去处。

这里的原居民也从旧城改造中得益。他们从狭窄拥挤的石库门搬了出来,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与他们一样,上海更多的市民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改造和建设中改善了居住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据统计,上海旧式里弄、棚户简屋和非居住房改用等房屋面积占全市居住房屋面积的比重由1989年的38.7%下降到2001年的8%;2003年,上海市区人均住房居住面积达到13.8平方米。

如今,“一大会址”坐落在新石库门的群落中,周边的简易房、危房不断被新建筑取代。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又有谁能忘却中国革命的开拓者 倪兴祥馆长告诉记者,许多“新天地”的消费者都成了“一大”会址纪念馆的游客。

一大会址纪念馆迎候了千万人的深情造访
即使一年中有许多特别的日子,但人们心中始终有神圣的“七一”情结――

“七一”临近,“一大”纪念馆里人来人往。记者了解到,这些天纪念馆迎来了一个参观高峰,每天接待2000多人。

在一大会址工作人员中,在参观的人流里,记者时时感受到一种来自历史和信念的激情。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战士赵伟琪是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记者问他最大的感受,小赵回答:是党对人民的吸引力,是人民对党的深情。比如去年6月,“非典”警报尚未完全解除,但人们仍然来到纪念馆,共庆党的生日。许多人发出这样的心声:非常时期,更感受到党的伟大、党的智慧、党的力量。

接待员介绍说,除了参观、瞻仰,还有许多人到这里完成人生历程中的重大仪式,入党宣誓仪式平均每天就有一批,还有少先队入队仪式、共青团入团仪式、十八岁成人仪式、老党员重温入党宣誓仪式、国家干部廉政宣誓仪式等等。

即使一年中有许多特别的庆典,但人们心中始终有神圣的“七一”情结――这位参观者写下的诗句,不正是千千万万人的心声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