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纯茶饮料何时再成“炎夏最爱”

2004-06-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田延辉 我有话说

“那时候这东西满世界都有。到后来街上捧着可乐罐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再没人卖啦。”提起喝茶,老北京赵大爷印象最深的就是2分钱一碗的大碗茶。

上世纪80年代初,大碗茶曾是人们在夏日里最迫切的渴望。但随着世界碳酸饮料业巨头携巨资、糅合西方文化突进中国,大碗茶消失了,大众茶饮料消费出现断档,人们特别是青

年人似乎离茶和茶文化越来越远。

当时就有学者指出,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着5000年的饮茶历史,积淀了厚重的茶文化,茶饮不可能轻易地从国人的记忆中抹掉。“茶要喝热茶,凉茶、隔夜茶伤胃”等传统饮茶习惯,与当代社会的快节奏发生了冲突,如何让茶不断迎合现代消费人群的新需求,成了饮料业界急需破解的难题。

茶饮料挑战碳酸饮料霸主地位

十几年前,以河北冀州市供销社为家底、3000万元投资起家的旭日集团,率先推出“冰茶”概念,把茶“凉”在瓶子里卖,成了一个销售额高达30亿元的饮料巨头。突破碳酸饮料、瓶装水、含乳饮料的重重包围,年轻人重新拿起了茶饮料,一时间,调味茶备受青睐。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秘书长赵亚利认为,旭日升的巨大成功在于,他们选择了一个百姓熟悉而市场或缺的切入点,把茶的苦味调到年轻人易于接受的程度,同时采取了比较现代的品牌推介行为。可以说,旭日升引导年轻人逐步成为茶饮料主要消费群体,让他们对传统的茶饮有了切身认识,接续了大众茶饮料消费的断档,这是我国饮料工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

茶饮料就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制成的饮料。比碳酸饮料爽口、解渴;比纯净水有滋味、提神;茶本身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物质,在概念上为健康饮料。在综合了种种优势之后,以健康为卖点的茶饮料,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在购买饮料时的首选。有调查资料显示,15-24岁的消费者是茶饮料的主要目标消费群,其次是25-34岁年龄段消费者,这两个年龄段的人群蕴藏着极强的购买力。

旭日升的成功,给我国茶饮料市场带来了最高达300%的年增长率,茶饮料年产量达到180多万吨,在全国市场渗透率已达32.6%,仅次于碳酸饮料和包装水饮料。记者在北京几家大型连锁超市调查时也发现,茶饮料销量已与百事可乐持平,个别的“甚至有赶超可口可乐之势”。在海外,茶饮料被欧美国家视为新时代饮料,迅速发展;在台湾地区和日本,茶饮料超过碳酸饮料成为市场第一大饮料品种。有人预言:21世纪饮料市场将是茶的世纪,茶饮料将成为“饮料之王”。

纯茶将引领饮料消费新时尚

从早期的冬瓜茶、菊花茶,到时下风行的绿茶、红茶以及冰茶系列,茶饮料品种不断推陈出新,每一次都会引发惨烈的市场竞争。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秘书长赵亚利认为,茶饮料的下一个发展高潮应该是纯茶,它会把茶饮料品位提升一个档次,把茶文化融合在里边。

她分析说,饮料行业的特点就是求新求变。纯茶饮料是茶汤饮料的一种,它低热量、低脂肪、低糖,维生素、矿物质丰富、无化学合成之虞、保健消暑……,“开瓶即饮”的消费方式又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在追求“天然、健康、快捷、方便”饮食潮流的今天,纯茶本身的魅力令人难以抗拒。同时,人们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对茶文化精神层面的追求被唤起,企业在纯茶饮料的市场推进中,必然打出传统文化牌。所以,随着纯茶饮料被大众接受,茶文化也将潜移默化地植入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心中。

据了解,为了追求纯茶饮料回归自然、逼近真实的境界,饮料业正在加快茶叶捕香、回渗工艺的开发,有些生产企业对纯茶饮料制造技术准备已经完成,正在努力尝试扩大市场。但饮料的主体消费群对纯茶饮料有个接受过程,目前调味茶约占茶饮料市场85%的份额,纯茶饮料仅占15%,纯茶消费需求有待引导。但这并不能掩盖纯茶饮料良好的发展前景,有眼光的企业有必要加大技术革新和市场开发、引导的力度。

指标安全是纯茶饮料发展关键

茶饮料既然是健康饮品,各项指标就更要安全。我国近年来虽然推出了茶饮料行业标准,但在某些方面的标准相对较低,这与国际上茶饮料向更纯、不加任何添加剂的发展趋势相悖。据了解,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专家正在研究,准备修改、提高茶饮料行业标准。

茶饮料工业的上游产业是茶叶种植,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种茶用肥、用药不统一,而茶叶中的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含量超标,要在工业加工过程中去除,成本非常高。赵亚利建议,要对茶叶种植的农药使用制定标准,与国际接轨;国家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茶农种植有机茶,扶持对产农结合的茶叶生产基地,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茶叶及茶饮料行业的发展水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