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压力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包括压力源、中介变量和心理生理反应三个要素。对于考生来说,其首要的压力源是升学压力,即高考带来的压力;同样面对高考这一压力源,不同学生却有不同的反应,这主要与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及社会支持等中介变量有关。
高考这一压力源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根据湖北省最近一项调查,71.60%的高三学生存在轻中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考生存在较明显的“情绪波动”、“焦虑”、“适应性不良”、“人际关系失调”等;上海某重点中学对若干学校150名高三学生的调查显示,75.66%的学生自诉“疲劳至极”,63.82%的学生称在高三复习中没有新的收获而“心生厌倦”。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直接与过度的考试压力有关。过重的学习负担,家长和社会过高的期望足以使考生的心理压力处于过“度”状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考大学已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然而,高考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压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仍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考生家长;现实社会对“文凭”、“学位”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考生心理压力的“压力源”。
调查显示,高考失利的主要原因,往往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心态,特别是过度的心理压力。面对高考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家长、学校与社会必须正视之,并积极采取适当的缓解措施,促使考生最终建立起有效的心理自我调节机制,提高心理素质和应试能力。心理学实验证明,家长、学校、社会等“社会支持”因素,作为中介变量直接影响学生对压力源的认知评价和心理控制感,使之不断地作出心理生理反应,对高考带来的压力进行不同程度的心理调节。“社会支持”主要以动态的、多维度的人际关系形式出现,包括考生与其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亲戚、朋友、教师之间的关系;它分为两类 一类是客观的、可见的支持,如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的形成;另一类是主观的,即考生体验到的情绪上的支持,如考生受到尊重、支持、理解等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考生对社会支持资源的意识和采用程度决定了其心理调节水平。
“家有考生,如履薄冰”,这是家长的普遍心态;有些家长心理压力甚至要大于自己的孩子。家长焦急的目光会灼伤孩子的自信,唠叨会压抑孩子的自尊。家长能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是创造一个轻松、舒适、安详的家庭环境。给孩子添加营养要适可而止,要记住“心理营养”有时更加重要,要防止孩子对物质享受相互攀比。应保证孩子每天有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家长的心理调适包括保持一颗平常心,乐观地面对高考,乐观地帮助孩子分析各种考试结果等。
考生过度的心理压力还与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家长、学校、社会要着眼于为考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减缓考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应试能力,还应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教师、学校和社会切实树立地起这一观念。(作者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