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咖啡的悠闲,从容谈论哲学家的学术成果。写这样的书无疑是在考查作者的学识和才华。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这方面却拿到一个高分。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古罗马的塞内加,法国的蒙田
或许,“全球化”趋势对当代人阅读方式的卷裹,标志之一是全面进入“读图时代”。《哲学的慰藉》同样选用了不少图画入书,其中有些是西方美术经典名作。哲学思维方式的古板、严谨,顿时被调教得婀娜多姿,更值得赞扬的是作者文笔的机智、博学,他拒绝生吞活剥、机械照搬哲学观点。他犹如勤劳的蜜蜂,哲理思辨经过他的咀嚼、酿造,枯燥、干涩的学斋气息淡淡化去,“生猛”得“饱含汁水”。
例如对于苏格拉底,书中起用法国画家大卫的名作《苏格拉底之死》孕育氛围、诱惑读者进入二千余年前的雅典,交待了一个“哲学史上的特定的时刻”的前因后果。苏格拉底拷问常识的“对话录”,坚持信念而坚定面对死亡的结局,形神兼备,诠释了哲学的希腊文原义“爱智慧”。书中同样也没有忽略苏格拉底悍妻的坏脾气和苏格拉底本人的丑陋相貌等等细节。
法国作家蒙田被划入哲学家的行列,这一点恐怕不能为更多人苟同,然而该书突出了蒙田将知识界定为“学问、智慧”两大类,估计会引起国人赞许。出于对号入座的习惯、引发实用的联想,这个法国佬的见解或许会被引用于中国教育改革方向的讨论中。你瞧:是教授学问还是传授智慧,蒙田评论说“我们应该做的是看谁懂得最好,而不是谁懂得最多,我们只是为了填满记忆而用功,却给理解力和是非观留下一片空白”。表达得如此精辟,必然让人们会留意拜读蒙田其他观点。
法国画家大卫的名作《苏格拉底之死》。
叔本华哲学的登场,书中以电影片头的相似手法展现,尽管这位哲学家在1819年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初版时只卖出了230册,可是他32年后写的随笔和格言选集却成为畅销书。《哲学的慰藉》用邂逅一个看时装杂志,穿牛仔裤、运动鞋,手腕上有块电子表的现代女性,形象表述了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及爱情浪漫的生物学意义……如此一来,叔本华的思想为失恋者提供了一片恢复心灵平静的绿洲。他将会“化眼泪为知识”。
尼采是这本书中最后的哲学家。他居然推崇悲苦!他毫不考虑是否会讨人喜欢,固执地对那些自己关心的人,进行祝愿:“我祝愿他们受苦受难、孤寂凄凉、疾病缠身、受尽虐待、备尝屈辱―――我希望他们不得幸免于以下的体验:深刻的自轻自贱、缺乏自信的折磨、一败涂地的悲惨境地。”是祝愿还诅咒?当然人们不能如此断章取义地理解尼采。他的本意是强调任何人达到自我完善的途径,必然要经历愁苦的缠绕;美德的树立,必然要经历仇恨、妒忌、怀疑的考察。苦与乐是如此紧密相连的。唯此,才能理解尼采的著作中为何常常出现登山的比喻。
看起来《哲学的慰藉》是对深奥哲理的图解,而且深入浅出、点明了思辨的精髓要点,又处处渗透该书作者对这些精华的思考所得。文笔轻快地游走在这些哲学家的生平史传中。这种轻快全依仗着作者的学者底气,方能举重若轻。德波顿选择的切入点是:“哲学是慰藉人生悲苦、仇怨的良药。这是一种智慧。它给予人们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无论读者是否赞成德波顿书中流露出的观点,这本书的引进出版对国内同行极有启示。你是否也有这份胆识与勇气,仗自身所学,将中国哲学名家,一一点评,用机智、俏皮文字对中国哲学史的某段路径,来一番旧地新游呢?
(《哲学的慰藉》[英]阿兰・德波顿著资中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