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广西南宁。市中心民族大道旁,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日期倒计时牌上的数字“136”格外醒目。
2003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建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中国南宁
朱槿花之歌
朱槿花是南宁的市花,花大色艳,生命力旺盛,红硕的花朵象征着活力澎湃热情奔放。近日,记者在南宁采访时看到,一朵巨大的“朱槿花”盛开在新建的东博会会展中心多功能厅的屋顶。
这朵“朱槿花”是会展中心多功能厅独具特色的拱顶。它与依山随势而建的会展中心连为一体,蔚为壮观,成为南宁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会展中心主建筑面积达11.21万平方米,其中有9个不同规格的展厅,可以搭建2000个国际标准展位。走进会展大厅,多功能厅、圆桌会议厅、阶梯国际报告厅,先进的设备,优雅的环境,令人目不暇接。在高大空阔的展览大厅,记者随着?动的电梯直上二层。眼前是39平方米的纯平彩色大屏幕,上面闪现着各种画面,耳中听到的是高品质音响中传出的“刘三姐”中“山歌好似春江水”的美妙歌声。
为了这座建筑的竣工,参加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争分夺秒表现出了高度的主人翁精神。该项工程副总工程师邓安林已在这里战斗了4个年头。作为工地的工程技术人员,施工4年来,邓安林和同事们节假日很少休息,春节也只休息两三天。日常工作,有时会忙到晚上12点。望着他又黑又瘦的脸庞,记者很为他和他的同事们的事业心所佩服。谈到会展中心的工程质量,这位年轻的副总工程师舒心地笑了。
与会展中心相对应,南宁市加快了城市改造进度,2004年,城建投资达122.1亿元,项目178个。
该市负责人说,因为有了东博会的东风,南宁市政建设速度提前了10年。走在南宁市区,记者看到新楼林立、街道整洁、绿树成荫。南国绿城显出一派勃勃生机。
学习培训之歌
办好东博会,人才是关键。在自治区人事厅的主持下,“高级专业翻译培训班”、“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展系列讲座”等先后开课。中国展览协会理事长梁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执行总监陈荣光等著名会展专家先后来南宁主讲。与此同时,南宁市窗口行业工作人员也加入到学习外语、有关国际礼仪中来。
6月20日,记者来到南宁一所职业学校采访,南宁交警支队部分干警正在这里参加外语培训。交警支队政治处主任李春玲介绍说,他们的培训共18次,每周4次,全部是业余时间,主要学习东盟国家的日常用语。支队办公室副主任谢玲说:“为了办好东博会,我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家里的事都作了安排,学点外语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也会有帮助。”交警三大队机动中队队长曹钢是个壮实的小伙子,以前,他的外语知识很少,但他仍信心百倍地表示:“多花些时间,我们一定能把日常外语学好!”
时下的南宁已进入高温季节,50多名干警挤在一间教室,虽然不少人的脸上已渗出汗水,但他们跟着教师学习的神情是那么专注,朗读时,他们的声音是那么的响亮与动听。
据此间媒体报道,南宁的一些公园出现了外语角,那里的人们多是普通市民,外语学习、国际礼仪知识的学习,在东博会举办之机已成为人们的渴望。
经济园区之歌
中国――东盟博览会一年一度,会期有限。为了更好地服务博览会,服务东盟,立足全国,面向世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地处武鸣县的南宁华侨投资区搭起一座“永不落幕的舞台”,即中国东盟经济园区。
南宁华侨投资区位于南宁市西北36公里,总面积179平方公里。该区自1960年以来安置了印尼、越南等9个国家的归侨1.2万人,与东盟国家有着较深的亲缘关系。建立东盟经济园区后,区内有了更大的变化。
在园区的舒雅护理用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排排高大的厂房,厂房中生产线在紧张地运转着。公司经理向我们介绍生产的流程,厂房的门口,运货卡车正等待装运产品。与该公司相对的一片土地上,柏顿食品公司的厂房工程正在兴建中,该公司投产后,生产能力将达到年产冷冻食品220万公斤,其他食品480万公斤,年销售收入1亿元。
园区主任曾荣耀兴奋地向我们介绍了开发园区成立后件件令人高兴的事 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来视察后,第三天就制定出建设园区到武鸣县城的一级公路方案,目前道路建设进展顺利;南宁市各级政府表示,对园区提供优质服务,特事特办。
有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园区开发速度大大加快。园区工作人员努力营造一流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与海外的广泛联系,帮助园区招商引资。今年以来,到园区考察项目的企业已有300家,其中包括不少海外企业家。签订投资合同及协议的有8家,在谈项目20多个,合同、协议投资额10亿元。我们离开园区的路上,中途曾主任又招呼大家下车,在路边一个大型园区规划图前,他兴致勃勃地边指边讲着园区的规划与美好的未来。人们可以相信,在这个“永不落幕的舞台”上,他们一定能演奏出辉煌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