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四大文摘”和“四类期刊”,学术界褒贬不一,笼统地夸大其作用,或含糊地贬低其价值,都不利于学术研究,不利于学术期刊发展。只有全面客观地认识其特性、功能、影响,并实事求是地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术研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四大文摘”的特性
目前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界公认的“四大文摘”是《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它们各有各的学术特性与功能定位。从《新华文摘》的“政治”、“哲学”、“经济”、“历史”、“文艺作品”、“科学技术”和“论点摘编”等栏目,可以看出该刊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普及性特点与功能;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的“批评与争鸣”、“专题研究”、“论著精华”、“热点问题”、“学者视野”、“对策研究”和“论点摘要”等栏目,可以看出该刊具有前沿性、学术性和对策性特点与功能;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的“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法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历史研究”和“学术卡片”等栏目,可以看出该刊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和综合性特点与功能;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系列)》的《毛泽东思想》、《哲学原理》、《社会学》、《政治学》、《理论经济》、《历史学》和《文艺理论》等专题,可以看出该刊具有专题性、学术性和学科特点与功能、它们既有权威性、对策性、专业性、实用性这些个性,也有学术性、信息性、收藏性、检索性这些共性,都力图反映出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研究动态。它们同时也意识到,转载或摘登别的报刊上的文章,并不说明自己就能取代别的报刊,因为别的报刊属于原始文本,而自己则属于二次文献,它只能说明原始文本中有适合自己栏目或专题的文章。“四大文摘”的出现,弥补了学术研究信息资源上的不足。
“四类期刊”的特性
学术期刊有自然科学期刊与社会科学期刊两大块。在目前中国9000种期刊中,两者相加差不多占了一半。社会科学期刊主要有四类:社会科学院社科联主办的期刊、高等院校党政学校军校主办的期刊、各学会研究会研究机构主办的期刊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主办的期刊。其中,第一类期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在那儿出现了碰撞与融通,“问题意识”强,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地域特点;第二类期刊薪尽火传氛围浓烈,学科建设与作者队伍建设在那儿有明显的集聚与体现,“学科综合性”强,具有突出的学术传帮带和学术特点;第三类期刊学术社会角色明显,学术研究与社会问题在那儿体现出双体共振效应,“专业学术性”强,具有很强的学理性和行业特点;第四类期刊时代现实主旨凸现,决策理念和工作实践在那儿有合理的交融与渗透,“工作指导性”强,具有强烈的指导性和时代特点。这四类期刊既因“四大文摘”而声名鹊起,又对“四大文摘”举足轻重。从学术角度看,前三类在期刊群中所占分量最大,是科学研究的主流,它们是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的最直接披露者。它们同时也意识到,所刊文章被“四大文摘”转载或摘登,并不说明自己就能取代文摘期刊。因为一个是二次文献,一个是原始文本,它只能说明文摘期刊对自己刊发的文章作出了反响。“四类期刊”的出现,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载体。
“四大文摘”与“四类期刊”的关系
有了众多的社科学术期刊,就会产生出具有精品性质的社会科学类学术文摘;有了社会科学类学术文摘,就会有将其作为各种评价的依据,这两者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信息快捷、知识涌流、期刊如林、文章似海的当今,人们无法一本本、一篇篇地去阅读,科研工作者不得不留心几本信息量大、涵盖面广、专业性强的文摘期刊。在工作繁忙、关系错综复杂、评价标准多元、评价体系丛生的时代,人们不只是就文章本身水平如何去界定文章,特别是在评定学术奖项时,专家评委们还会借助反响材料即“四大文摘”去判定。也有学者指出,文摘期刊要“淡化评价功能”,其实,这不单单是文摘期刊的事,而是学术期刊界、科研管理机构、人才评定单位、文章作者甚至相关评奖部门的事。所以,厘清其文摘期刊的选文标准以及与学术期刊的关系互动,十分必要。学术期刊与文摘期刊具有“母与子”、“源与流”、“土地与庄稼”的关系。一方面,学术期刊为文摘期刊提供了数量众多的成品文章以备其遴选,另一方面,被文摘期刊选用文章的学术期刊又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和扩大了自身的知名度。如果两者在选稿方面侧重原创性,那么,“六经互注”、“人云亦云”、“应时应景”式的文章就不可能问世;如果两者的关系进行正常地互动,那么,当今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界繁荣发展的局面就能造就;反之,那么,学术界凋零萎缩的局面就会出现。
“四大文摘”与“四类期刊”
对学术研究的影响
其实,“四大文摘”也是学术期刊,是一种特殊的学术期刊,它与“四类期刊”一起,对推动学术研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促进三大文明建设,有着其他书刊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衡定一本期刊、一篇文章、一位作者的质量、价值或水平,不单看被“四大文摘”摘转情况,还要看被引用率情况。由于被引用率存在着统计上的复杂性和研究上的滞后性,目前还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从实用角度看,被引用率不如“四大文摘”的“摘转率”来得快、看得见、摸得着。“四大文摘”的确是衡定学术水准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文摘期刊担负着为学术公正和学术发展的历史责任。我们还应该同时看到,“四大文摘”对学术期刊有正面和负面影响。如果学术期刊为其提供学术含量高、资料价值大、研究方法新的产品,摘转后对学术期刊产生重大影响,那么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成就一个个作者,提升一本本刊物,推动学术研究。如果文摘期刊摘转的文章学术观点陈旧、行文漏洞百出,甚至剽窃抄袭,则不仅不利于学术期刊的生长,而且自身影响度也会急遽下降,失去市场。对作者读者来说,是一种损失,对学术研究与学术发展,则是一种恶性循环:压抑一个个作者,埋没一本本期刊,阻碍学术研究,破坏学术研究和学术期刊生态平衡,甚至为学术腐败提供温床。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本着以质量换取生命、以特色谋求发展、以个性彰显时代、以公心赢得公信的原则,作为期刊缩影的“四大文摘”与作为科研载体的“四类期刊”,就能对学术研究起到其应当起到的作用,学术环境也会不断地得到净化,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定然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