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9日电 如何发挥大院大所人员的作用,怎样使乡镇企业再上新台阶 连日来,一个“解放人才”的大讨论热潮在江苏上下兴起,从两院院士到技术工人,从书记、市长到民营企业家都撰写文章,发表了意见。
日前,江苏省人事厅、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在南京联合主办了2004江苏“解放人才”高
这场讨论围绕着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关于“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的要求而展开,旨在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清除束缚人才成长、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各种观念、体制、机制和环境障碍,激发各类人才在发展中活跃起来。
此次高峰论坛认为,让人才活跃起来,必须采取非常之举、务实之策。人事部副部长戴光前强调,必须坚持协调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必须不断推进人才工作的机制创新等。
论坛认为,当前江苏人才观念还缺乏世界眼光,人才环境缺乏人本氛围,人才机制缺乏务实之举,人才体制缺乏创新之策。
常务副省长蒋定之指出,人才是江苏发展的第一资源,解放人才必须突破人才概念桎梏,突破评价体制障碍,突破生产关系束缚。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马俊如认为,江苏是人才大省,与亚洲一些新兴国家比也不逊色,新兴国家的发展证明,智力创新的作用已超过人力和资本的因素,解放人才应融入国家创新建设战略体系。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说,要准确把握人才高地与产业高地的关系。努力实现知识创新人才、应用研究人才、创业人才、知识传播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五类人才的真正解放。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王通讯提出,事业单位应尽快摆脱人才资本过大、收入分配不均、机制困顿、效率低下等困境,其对策可以概括为“脱钩、分类、放活”六个字。
论坛明确了江苏将要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厅长赵永贤表示,解放人才关键在机制。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彻底打破重学历、年资、论文、成果等因素构成的评价体系,让人才健康成长;进一步完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国有企业、科研院、高等院校的各类人才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一线和民营一线转移;同时创新分配激励机制,让优秀人才先富起来;还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国际化人才集聚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