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军区响应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号召,近年主动承建陕西省内水土流失最严重、修复难度最大的106条小流域治理工程,给荒山秃岭披上绿装,为贫困山民开出致富路。他们气壮山河的事迹和成功经验,得到中央军委、总部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
做群众最企盼的事
陕西省植被稀少,每年
部队主动请缨,感动了陕西省领导。在他们大力支持下,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军民大会战在三秦大地打响。4年来,他们投工投劳1500多万个,完成治理面积1057平方公里,植树种草105万亩,修建高标准农田18.48万亩、小型水利工程4215座、河堤214.7公里、生产道路683.4公里、淤地坝283座,圆满完成了工程的各项指标,流域内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昔日有种无收、洪水泛滥的山沟沟,一个个变成山青、水绿、地平、民富的“花果山”。
以科学精神谋发展
陕西省军区承建小流域治理工程,不搞“面子工程”,不出“泡沫成果”,老老实实按自然规律、按经济规律、按科学规律办事。从立项投资到效益评估,都有明确的标准;达不到标准,工程就不能交工。
为此,省军区首先对广大官兵进行小流域治理培训。根据106条小流域各不相同的气候、水文、土壤等条件,他们有针对性地确定治理重点。陕北、渭北高原最大的问题是缺水,他们就围绕“引水”做文章,恢复生态植被,治理水土流失;陕南山区水多地少,他们就从“给水找出路”做起,修河固堤,建设高标准农田……在年均降雨量只有400毫升左右的陕北子长县景家河村,记者欣喜地看到,人武部治理的首要项目――集雨窖,解决了流域内380户的人畜饮水问题,还可灌溉农田2280亩;这里森草覆盖率高达71%,农民收入比治理前翻了两番。
省军区坚持用经济利益杠杆撬动群众参与小流域治理的积极性,做到“不栽无主之树、不修无主之地、不建无人管护的工程”。每实施一项工程前,都签定责任承包书,并张榜公布,让群众知道地是给谁平的、树是给谁栽的。对机井、淤地坝、蓄水池等工程项目,事前明确受益人、管护人,做到事事落实到人,件件连利连心。武功县康家坡村民康志杰指着自家的果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预算,一亩果园需投资1000元,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实际投入只有600元,剩下的400元中,他参加治理投工投劳折资200元,个人再投入200元,建好后果园就是他个人所有。按照这种模式,省军区用国家投资的9000万元和地方政府配套的4500万元,完成了3.1亿元的工程总量,有效解决了国家投资有限和工程建设资金需求量大的矛盾。
省军区在治理小流域中,既做到科学立项,又做到了科学组织和施工。他们不搞行政命令,探索出“推磨转圈、以工换工、大体平衡、三年还清”的科学互助模式,有效解决小流域治理中劳动力不足的大问题。为解决植树成活率低的问题,他们请专家对气候、土壤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传授先进的栽植技术,使成活率大幅度提升。为保证修路、筑坝等重点工程质量,他们坚持施工前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完成后请专家验收,使所建工程均符合工艺流程和质量要求。
为民谋利不怕难
承建小流域工程以来,陕西省军区司令员、政委换了三任,但“一班人”抓小流域治理的决心不动摇,任任都有新进展,人人都有新贡献。无论是原司令员马殿魁、政委孔瑛,还是现任司令员陈时宝、政委王振西,上任后,听的第一个工作汇报,都是小流域治理情况,下部队再累再忙,都要到治理点上看一看。工程法人代表、省军区副政委李登武和省军区支援西部大开发办公室主任雷生云等人,风里来,雨里去,跑遍106条小流域,行程达12万公里,被群众称为“穿军装的农民”。
2002年6月,一封按着27个红手印的“请功信”,带着陕西丹凤县寨子沟村民27颗滚烫的心,寄到省军区。原来,寨子沟村边有条河,一到雨季,分布在河两岸的人家鸡犬之声相闻,却无法往来,学生上学要绕3个多小时的路。虽然修桥不在小流域治理工程之列,但负责施工的丹凤县人武部副部长杨景泰仍克服重重困难,带领百余名民兵义务为这个村修起一座长13米、宽4米、高3米的钢石结构桥。3年多来,类似这样的桥,丹凤县人武部共修了24座。
华山南麓平时干旱缺水,雨季洪水成灾。2002年6月,华阴市人武部官兵开建一座旨在拦洪蓄水的大型蓄水池。一天深夜,山洪暴涨,
眼看新修的堤坝就要被水冲倒。危急关头,华阴市人武部领导带头跳入水中,打开闸门,降伏洪魔,保住了水池。说起当时情景,村民感动地说,人武部领导个个都是“铁人王进喜”。
而今,一座座披绿的山坡、一片片茂密的森林、一块块平整的梯田,就像一座座绿色的丰碑,耸立在黄土高原三秦人民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