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理想使我年轻

2004-07-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钱勇 王雪飞 姚春雨 我有话说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强国防教育的要求,迎接55周年国庆,本报与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等联合举办国防教育征文活动,征文发表时间至10月31日

止。《理想使我年轻》是这次征文的开篇。

“有理想的人永远年轻,没有理想的人即使年轻,灵魂也会爬满皱纹”,这首小诗被王士雯年复一年地抄录在自己携带的手册上。这些年来,王士雯以此不断激励自己,让理想之光不断照亮自己前行。2004年6月17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和通令给一批单位和个人授予荣誉称号或记功,今年71岁的王士雯是其中惟一被记一等功的个人。

大专家执掌“小字辈”研究所

在解放军总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士雯教授以在临床诊治中的果敢而闻名,这种果敢绝非莽撞或标新立异,那是她以几十年积累的临床经验为基础,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结果。

上世纪80年代,她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学说。那时,她刚出国进修回来,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计划招标已经结束。鉴于国外学者于1973年正式提出外科领域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概念,实现了急救医学史上的重要突破,王士雯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提出我国应该对老年人的多器官衰竭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她的意见立即受到总后卫生部重视,这项研究很快被增补列入全军的重点攻关计划。

路子走对了,她和同志们很快取得了阶段性突破。1987年,“老年多器官衰竭临床及基础系列研究”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一年后,又夺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不仅带动了全国多器官功能衰竭研究从此走向深入,而且提升了老年病诊治的整体水平,将老年多器官衰竭救治成功率由29.7%提高到59.6%。

由王士雯院士“掌印”的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在同行中只算“小字辈”,但该所自1998年5月开诊以来,短短几年间,已发展成为全军的老年心血管病专科技术中心和全军“重中之重”的重点实验室,还是目前国际国内惟一的“老年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第一爱病人第二爱学生

“我这几十年,第一爱病人,第二爱学生。”王士雯这样对笔者说。

2001年5月的一天,王士雯到病房查房。当她到一位工人的母亲床前,正在询问病情时,病人突然忍不住要吐痰。医生护士连忙去找痰盂,情急之下,为了防止病人憋气引发心梗,王士雯竟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自己的双手,让病人将一口浓痰吐在了自己的手心里!

一位大名鼎鼎的院士,平时爱干净爱得近乎有些洁癖,可危急关头却对一位普通的患者如此关爱。

在王士雯的言传身教下,心研所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服务患者蔚然成风,几乎所有的同志都收到过患者的表扬信,迄今没有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和纠纷,没有一人收受患者的红包。

王士雯院士坦言她这一生最大的缺点,是无论对己还是对人都“太严”。但是,她的众多弟子却公认她是一位“慈母”。

每逢她的学生或学生的太太生孩子,她都要守在她们的床前,充分保证母子平安,同时还像母亲一样为她们洗脸洗脚,甚至清洗全身。过年了,她忘不了包上几十个“压岁包”派发给学生们。学生结婚,她帮他们买婚纱、配项链……大家都争着要做她的干儿子、干女儿,他们这个“大家庭”的日子越过越“旺”!

事业让生命美丽

心研所博士后程芮感叹,都说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但是我们从老师身上看到和感受到的,却是事业让女人的生命如此美丽。

学生们都说,70岁的王院士思维比年轻人还活跃,对工作中同样一个现象,别人熟视无睹,而她总要问一个为什么。

医院监护室经常送来一些心、脑功能衰竭的危重患者。王院士在查房中发现,这些患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发病的起因往往是由于感冒,但心衰、水肿等症状一出来,大家很容易把最早的致病因素忽略了。她抓住这个苗头,带领学生先用老龄动物做实验,发现呼吸道感染规律。据此,王院士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多衰的“肺启动学说”,并在临床救治中贯彻这一新思路,防患于未然,使无数老年患者从死神的阴影下脱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