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实践为载体,创新德育模式

2004-07-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辉 我有话说

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倾向,使得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失去了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以实践为载体,以体验教育为途径,大胆

创新,构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双轨并进地开展对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新样式。

以家庭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体验教育。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教师。家庭是未成年人最主要的生活场所,也是培养他们思想道德素养的一个主阵地。以家庭实践为载体,开展体验教育就是通过与父母亲人相处,与邻居的往来,体验亲情的美好,友谊的可贵,从而养成尊老爱幼,诚实正直,有礼貌,讲团结等良好日常行为和习惯,形成做一名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公民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并且要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研究,从而培养和提高家庭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和习惯。

以学校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体验教育。学校教育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主渠道。学校教育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学校体验教育的核心就是让德育走进学生生活世界,侧重对未成年人的道德知识、道德能力和道德智慧的培养。首先,思想道德教育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体验成功和失败、分歧与争论,从而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顽强的毅力以及合作的态度、竞争的精神。在学习内容中体验优良文化和传统的熏陶,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其次,思想道德教育要与学生的日常交往生活相联系,在交往中体验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建立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人际关系,为他们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发展做好人际关系的储备。第三,思想道德教育要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联系,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纠错和引导,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体验教育。社会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要整合各种资源,精心搭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社会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大舞台,也是其生存与发展的现实世界,把德育工作根植于社会实践并通过组织和开展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环保宣传和环保行为为代表的公益性志愿服务和通过社区对老年人、伤残人提供帮助的社会性志愿服务工作等,使未成年人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体验、养成遵纪守法、珍惜劳动成果的道德品质,学会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本领。

以实践为载体、以体验教育为途径的德育教育模式的实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征和个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把时代的要求与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相结合,实现德育目标的全面化;坚持把知与行相结合,实现德育行为的健康化、理想化、科学化;坚持把实践性的体验活动与学生的内心道德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德育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使未成年人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自身感受,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实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得到健康的持续性发展。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社科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