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化非洲行”的首站―南非之旅即将结束时,南非艺术文化部部长帕洛・乔丹博士,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乔丹今年62岁,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酋长式的首领,父亲更是南非著名黑人作家,他自己对黑人的历史,尤其是豪萨文化有很深的了解,深知自己的文化之根在哪里。因此,当他上任之初,就决心将南
乔丹高度评价本次“中华文化非洲行”的影响。他说 “这次活动加强了南非与中国的关系,让人们更真实地了解了中国文化在南非是多么受欢迎。尤其在文化的多样性上,两个国家形成了互相接纳,互相认同的共识和行动,相信今后两国间的文化交流还将在更多层面上发展。”
采访中,乔丹多次讲述他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他说 “中国文化古老而文明,我多次去过中国,看过大量的芭蕾舞,民间舞蹈,多次参观艺术展,那里有许多制作精致,风格独特的手工艺术品,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他最喜欢京剧,演员的表演有着很高的境界,动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能够充分表达和传递人物的思想。
由“中华文化非洲行”而谈及不同民族和国家间文化交流的意义时,乔丹强调 “文化应该多样而互动,在不同时空中交流发展。”他说 “南非的艺术家善于把文化看成是一个‘大熔炉’。就在今天上午,一位男士给了我一部手稿,是关于祖鲁王的史诗,它采用祖鲁族的音乐和故事,但语言又都是欧洲的,没有人告诉他这么做,但他的生活经历告诉他应该这么做。这就是说,今天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正在进入融合的新阶段,各种艺术在发展中形成了很多新的综合体。在南非,我们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文化多样化的国家,即在文化上,人们接受多样性,但又团结在一起,我们要创造新南非的多样文化。”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乔丹谈得最多的,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如何保持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他介绍说,非洲文化实在太珍贵了,价值太大了,今天的西方流行文化中,有大量的元素出自非洲,即使像巴西的桑巴舞等,也都源自非洲。但是,保护不等于封闭,文化的生命力来自接纳和尊重不同于自己的文化,非洲文化自身就是不同文化的结晶,如南非有很多音乐就是起源于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在德班地区,那里的建筑和食物就有很多印度文化的印迹。在“种族隔离”时期,南非的民族文化遭受极大的扼杀,民族解放运动才使南非的传统文化获得新生。今天,“中华文化非洲行”,就是两国在文化上的交流沟通,它必将对两国文化的发展繁荣、多样并存提供很好的营养。
在谈到“中华文化非洲行”―南非之旅后,两国将来还有些什么交流项目时,乔丹说,根据两国文化议定书,南非将派出文化代表团到中国,中国电影节也将在南非举行。明年,我们还将邀请中国艺术团到南非来参加国家艺术节,南非还将接待中国作家代表团。总之,两国文化交流正向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展。 (本报比勒陀利亚7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