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卫生总会与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日前在京联合召开了“2004全国民族民间专科专病学术研讨暨特色医技展示会”。与会代表在会上列举的大量事实表明,由于各种原因,如今民族民间医药的临床水平有所下降,民族特色渐渐淡化。特别是由于过度强调现代科技与国际接轨,忽视了中国国情、中国特色和继承发扬传统医药文化,基本上否定了对民族医药的既定政策,削除了民族民间医的行医权利,取消了民族药的地方标准,限制了民族医进城办医的基本条件等等,使民族医药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群众基础,民族传统医药的发展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民族医药面临消失的危险。大家反映,有关部门,由于不了解民族医的特点,即除了藏、蒙、维、傣族有国家医疗机构外,绝大部分民族医药人员都散在民间,对此缺乏一系列的扶持措施,民族民间医生只能在失业和等待中度日。
近几年来,保护和抢救民族民间医药的呼声越来越高。民间文艺方面正在实施保护工程和争取保护立法,代表们说,民族医药的保护问题同样是迫在眉睫。不少人士为之呼吁,尽快改变那种忽视民族医,甚至歧视民族医的做法。他们指出 民族医、中医等传统医学和西医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医学科学之间的关系,只能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共同发展,而不是互相替代,彼此排斥。对待民族民间医药应像对待民间文艺那样,同样需要实施保护工程和争取保护立法,并实行“四个保护”,即保护人才,保护文献文物,保护药物资源,保护“民族医药文化园区”。大家说,解决民族医药问题,归根结底要提高人们对民族医药的认识,也就是对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尊重。这不单纯是一个医疗卫生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和民族问题,是一个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它对发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保证民族繁荣和人民身体健康都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