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变动“手”为动“脑”

2004-07-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耿新芳 本报记者 朱振国 我有话说

苏州大学单独开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以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新路子,正成为深化“两课”教学改革的重点和亮点。“专题讲授使我们的思维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以前的政治课程往往是老师带着一班人动‘手’记笔记,而现在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带着一班人动‘脑

’思考问题。”生命科学院二年级学生赵宏峰这样对记者说。

从2003下半年起,苏大在大二和大三年级选班单独开设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该课程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逻辑体系,构建8个专题和7个配套专题,按专题讲授,同时保持与邓小平理论的衔接。体系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体系教育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架构,使学生对此有一个明晰的整体了解,专题教育则着重联系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系列重大问题,意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立“绿色互动”通道

教学组织形式上,苏州大学对法定教学的时间资源配置作了调整,2/3的时间进行系统和专题讲授,1/3的时间组织教学讨论、微型研究、撰写读书心得和社会调查;对具体某一次课的时间资源的配置也作了调整,现在一次课一般3节课,主讲教师讲2节课多一点,其余的时间以“答记者问”的形式与学生讨论问题,以平等的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科学理论。在提问、讨论和对话中,不回避尖锐问题,“不抓辫子”,不给学生“戴帽子”。

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思想包袱的情况下学习科学理论,苏大尝试考试方式的改革,在期末考试试卷中还采用每位学生自主命题,每个学生3个论述题,组成题库,激励学生关注现实,思考现实。

该校田芝健教授说:“在教学中,不回避学生提出的尖锐问题,非常欢迎学生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在遵循宪法、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论证、展开说明,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澄清学生对某些问题的模糊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知识储备,对社会热点问题要敏感,知识结构的更新要快,要有应对反应能力。”

政府官员走进“两课”课堂

苏州大学在积极探索“两课”教学中参观和社会调查的有效形式。把课堂教学移到校外,学生们到苏州新区管委会上课,由在新区政府任职的归国博士讲授新区政府是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感受改革开放在苏州的具体体现,体会新区政府的形象和办事效率。同时,学校根据需要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官员进课堂,拉近学生与社会、与科学理论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在自己身边。邀请地方政府官员结合苏南经济的发展,畅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苏南的体现。如2004年3月,请太仓潢泾镇领导介绍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该地得到的具体实现,在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试点课程受到普遍欢迎。很多学生在期末问卷中写道:原以为“三个代表”就是三句话,通过学习,认识到它是一个博大精深而又脚踏实地的理论体系。目前校内建起了有数百学生参加的“大学生‘三个代表’学习研究会”。很多学生联系实际写出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文,校方据此专门印制了论文集。试点课程成为“两课”改革的亮点,据了解,暑期后该校将在目前7个班级开设试点课程基础上,扩展到10多个班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