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阅微草堂笔记》漫议

2004-07-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稔穰 我有话说

纪晓岚批评《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传记”与“小说”二体,是“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其门人盛时彦则赞扬纪氏的《阅微草堂笔记》(以下简称《笔记》)体例精严:“灼然与才子之笔,分路而扬镳。”(《姑妄听之・跋》)其实,体例驳杂是文言小说集常见的现象,就是《笔记》的体例也并非无懈可击。《笔记》值得

纪氏及其门人自豪的,不应是体例严整,而应是作为笔记小说,同《聊斋》中的传奇类小说一样,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笔记》比起以往的笔记小说特别是志怪类笔记小说来,在许多方面都有所创新、发展,十分明显的一点是具有了更加自觉的主题意识,在故事中注入了人文“意味”。以往的志怪小说,包括稍早于《笔记》的袁枚《子不语》,多数是如实记录怪异传闻,人文意味寡淡。《笔记》以劝惩为宗旨,这就决定了作者必须认真考虑劝惩什么,也就是主题。书中各篇的主题虽多是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和释氏宗教思想,但也有不少作品或讥刺道学先生的迂腐虚伪,或揭示世情的险恶卑俗,或阐发人生的智慧、经验,其主题逸出了忠孝节义、因果报应的藩篱,让人觉得意蕴悠远。如《滦阳消夏录(三)》中的一篇,写刘羽冲癖好古书而又好讲古制,“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发病死后,“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这篇作品,勾画出一个迂阔的读书人形象,表现了不可盲目崇古、更不可泥古不化的主题。纪氏每于篇尾或篇首缀以议论,本篇篇末即议论说:“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奕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可谓意味深长,对古今读书人都是有警示意义的。《笔记》中一些宣扬儒家伦理道德和释氏宗教观念的作品,也往往熔铸着一位老人的人生经验,不时给读者以积极的启发。

《笔记》中的小说类作品,多是笔记小说中的志怪一派。比起以往的同类作品来,它们的突出特点是,作者不再单纯志怪,而是自觉地吸取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善于写人的优长,往往能将异类以及同异类发生关系的世人写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滦阳消夏录(四)》记有一故事:以道学自任的某公在佛寺“时有变怪”的经阁下向人“盛谈《西铭》万物一体之理,满座拱听,不觉入夜。忽阁上厉声叱曰:‘时方疾疫,百姓颇有死亡。汝为乡宦,既不思早倡义举,施粥舍药,即应趁此良夜,闭户安眠,尚不失为自了汉。乃虚谈高论,在此讲‘民胞物与’,不知讲至天明,还可作饭餐、可作药服否?且击汝一砖,听汝再讲‘邪不胜正’!忽一城砖飞下,声若霹雳,杯盘几案俱碎。”阁上妖物对某公的斥责,揭穿了某公言与行的矛盾,昭示了他迂腐、虚伪的本质,也让读者看到了妖物的明晰事理和幽默机智。篇末写“某公仓皇走出,曰:‘不信程朱之学,此妖之所以为妖欤!’徐步太息而去。”更如颊上三毫,活画出某公强作镇静以掩饰已非、内荏和坚执道学的顽固不化。寥寥二百余字,故事完满自足,人物形象鲜明,且孰邪孰正,不言自明,平静的叙述中寓含着辛辣的讽刺,意味绵长悠远。像这样短小而精致的作品,在以往的志怪小说中是不易看到的。

《笔记》中还有一些纯写世人世事的记实作品,同样是性格鲜明,意味绵邈。这类作品应是志人小说的支派,但与《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不同的是,其记述的对象不仅是名公巨卿、文人雅士、僧家羽流,还写了一些下层民众甚至是奴仆。《姑妄听之(四)》有一篇写的就是纪家的仆人傅显: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复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见。’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短短数行,刻画出傅显只讲礼教而不知揆情度势的迂腐,并在客观上显示了封建礼教对下层民众的毒害。志人小说《世说新语》极善于借一言一行透视人物的内在世界,但多吉光片羽,呈现给读者的类似于一个个特写镜头。而《笔记》中的志人小说,则都叙述了事件的纵向进程,有了更为完整的故事结构,人物形象也就相对丰满,这也是对志人小说的明显发展。

盛时彦《姑妄听之・跋》称扬《笔记》说:“叙述剪裁,贯穿映带,如云容水态,迥出天机,则文章亦见焉。”正如盛氏所言,《笔记》虽是有意识地“追踪晋宋,尚质黜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而作者具有丰富的学识和极高的文学修养,不经意之间便对素材作了熔裁加工,而又不露痕迹,浑若天成,语言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这就使它有别于那些随笔记录、率意而为的笔记小说,许多篇都可以称得上玲珑剔透的艺术精品。从上文即可显示其谋篇布局、叙述描写的非凡成就。

《笔记》中的一些优秀作品,以简洁传神的笔墨勾画出了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蕴含着一些耐人品味、启人心智的人生哲理,形式上又能给人以艺术美感,因而它是包含着多方面的价值的。这也是它至今仍让许多读者读之不厌的原因。放到笔记小说史中考察,它应是古代笔记小说中一部十分杰出的作品。笔记小说是文言小说的初级形态,从整体上说,我国古代笔记小说的成就赶不上传奇小说,《笔记》的思想艺术成就也远逊于《聊斋志异》。但笔记小说与传奇小说分属不同文体,具有不同的审美特点,它不求宛转细腻而以短小隽永见长,自有其存在的理由。或指斥《笔记》缺乏丰富绮丽的艺术想象,那就同责备秋菊没有牡丹的丰腴艳丽一样,岂不谬哉?(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