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8日电 海军硕士留学生、陆战某旅两栖装甲团团长陈昌锋以敏锐的世界眼光、强烈的创新意识,带领部队抢滩军事变革新战场,取得训法、战法和模拟训练科技练兵成果8项;先后参加6次重大演习,7次被海军评为“优秀基层主官”、“优秀指挥员”,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团队连续3年
陈昌锋以一个现代知识军人的见识放眼看世界。在德国留学期间,他涉猎海军潜力、海洋战略、作战指挥、后勤等多个学科,走遍德国五大军港、海军军官学校、后勤保障司令部、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联合作战部队、陆军的炮兵、步兵、工兵学校,并赴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奥地利、卢森堡等周边国家军队及北约总部进行考察,对发达国家先进的军事理论、国防建设、部队编成,进行广泛调研,写下数十万字留学笔记。毕业前夕,陈昌锋被多国同行公推为海军作战指挥工作组组长,组织多国分队成员制定演习计划并取得演习成功,赢得德方高度评价。
陈昌锋为打赢高科技局部战争只争朝夕。1997年在海军指挥学院学习期间,他如饥似渴阅读《高技术战争》等大量中外军事论著,系统掌握海军舰艇、航空、军兵种战术等数十个军事学科的知识,一年里所学内容,超过院校规定的学习任务的3倍。担任两栖装甲团团长伊始,陈昌锋就抓紧研读全团所有装备资料,通宵达旦。如今,全团每件武器装备的技战术性能他都烂熟于心,驾驶操纵得心应手。1999年,他以超常努力达到德语一级水平,取得赴德留学资格。留德归国时,他带回100多万字资料,加班加点整理,制成10张光盘下发部队,使“个人专利”迅速变为“全团资源”。他潜心研究新型装甲指挥车指挥系统等重难点问题,研究撰写的《高技术条件下岛礁登陆作战中的坦克兵运用》、《联合登陆作战中两栖装甲兵力研究》等20余篇学术论文在军内刊物上发表;带领部队编写新装备训练指导法43套、《海军陆战队水陆坦克营连战术》等教材7部,有力地指导了部队的训练。2002年5月,又一批新装备列装部队,上级要求“3个月内形成战斗力”。面对重重困难,陈昌锋带头喊出“十天成型,40天成建制,3个月成战斗力”的响亮口号;他一头钻进海边军帐,潜心研究。3个月后,摸索出“海军陆战队水陆坦克营连战术”等5种训法,攻克驾驶、通讯、射击、战术和维修保养等21个难题,确保了全团所有新装备在规定时间形成战斗力。
陈昌锋知道,我军信息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不等不靠,想方设法迎头赶上。他和团党委一班人挤出经费,在全团建起自动化作战指挥系统,修建电脑网络学习室,组织网上演兵。在陈昌锋推动下,全团形成“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战法、练就新本领”的浓厚氛围。专业培训班等纷纷开设……立足战位学习成才,成为两栖装甲团时尚。全团每年还派出约30名官兵到科研院所学习,450余名官兵参加自学考试或函授学习,官兵中本科生比例这些年大幅提升。目前,两栖装甲团已形成四支人才队伍,即指技合一型的指挥员队伍、专家型参谋队伍、智能型大学生军官队伍、一专多能型士官队伍。去年11月,某陆战旅首次组织网上推演,全团官兵轻车熟路,在网络上一路过关斩将,取得好成绩。
陈昌锋认为,人的精神决定事业成败。重视官兵精神培养,就是重视战斗力生成。无论信息技术怎么发展、武器装备如何先进,良好的心理和战斗精神,仍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为此,陈昌锋针对海军陆战队任务突然性强、节奏转换快的特点,组织各种情况下的应急训练。去年9月的一天,某海域风大浪急,海况到了两栖战车泛水极限。为探索恶劣环境下的作战能力,陈昌锋让大家先留在岸上,自己跳上第一辆战车下海探险。在陈昌锋带动下,官兵们驾车劈波斩浪,全部完成训练任务。在另一次海上演习中,陈昌锋率领官兵在海上连续航渡3昼夜,第一个将海军陆战队战旗插上“敌占岛”,团队荣立集体三等功(详见本报B4版通讯《驰骋苍茫云水间》) 。
图为陈昌锋在指导新装备的使用。龙运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