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历史性的跨越

2004-08-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周文馨 本报记者 陈宗立 我有话说

阿尔金山下,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界处,戈壁滩上崛起一座新城。

农业区和防风林,像宽宽的翡翠屏障,横亘西北;工业区的大厂房,如重重的哨兵林立,镇守正南;新市区像一只美丽的白天鹅,静卧在沙洲中央。市中心,高耸的“姑娘追”城标与恢宏的大清真寺翘首遥望,街道上,古老的哈萨克民族风情与伊

斯兰情调的现代化楼房交相辉映。山上经济开发,山间牛羊肥壮,山下工厂林立,戈壁新城耸起――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一片崭新景象。

85%的农牧民在新县城定居

旧县城,位于当金山北坡海拔2700米的博罗转井镇,高寒缺氧,无霜期短,水质差,生存环境恶劣。牧民们则常年流散在深山游牧,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1995年,国务院批准阿克塞将县城迁至山下28公里处、自然条件较好的红柳湾镇。1996年,迁址工程启动。在国务院、甘肃省和酒泉市的帮助下,县委、县政府筹集资金3.5亿元,开发新城搞建设;并从东部相邻的敦煌市,引来了清澈的党河水。1998年,一座具有“民族特色,功能齐全”的草原新城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县领导班子启动了“牧民定居”德政民心工程。占地5万平方米的民族村,与新市区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并制定优惠政策,促进牧区人口向城镇集中,从而结束了牧民们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目前,全县85%的农牧民在新县城定居。

适龄儿童100%入学

62岁的老教师哈依萨,见证了从帐篷小学到网络教学的全过程。1954年,阿克塞建县,12岁的哈依萨才有机会上学。帐篷小学的全部家当,是一顶帐篷、一方黑板、一块马蹄表。学生、老师跟着牧民在草原上流动。1961年,哈依萨成了阿克塞草原的一名教师。每年9月至次年3月是集中教学时间,小学实行寄宿制。哈依萨和另一名汉族教师,既授课,又给孩子们做饭、打柴、盘炕、理发,还要喂牲口、挤奶子。夏天牧忙,孩子们在家学习,帐篷小学就变成了马背学校,哈老师骑着马流动教学,吃住在牧民家,一个月才能把所有的教学点走上一遍,春去秋来18载。改革的春风吹到了阿克塞草原,教育事业迎来了转机,哈老师和学生走进了土坯房教室,“流动教学”全部被寄宿制学校和全日制小学代替,在校学生超过了800名。1998年,全县的教师和学生都搬进了新县城的教学楼,用上了计算机,接上了教学网。如今,阿克塞的适龄儿童100%入学,98%的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98.5%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深造。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002元

1998年,放牧一辈子的库里扎拉和丈夫木拉甫,享受牧民扶持政策,花3万元在新城民族村建起了占地30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住宅,水电暖、电视、电话、天然气一应俱全,全家人彻底实现了定居。2002年,她和丈夫又搬进了在市中心买下的小二楼别墅。老人不住地感叹 “变化太大了 以前穷得铺不起个破毡,现在踩上了地毯,睡上了席梦思。”

从逐水草而居到城市楼房,从深山游牧到设施喂养,从“马背传书”到移动电话,从收音机到闭路电视,从烧牛粪到用天然气,从帐篷小学到网络教育,从人心思迁到人心思归……阿克塞牧民的生活,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据哈萨克族青年县长浩升介绍,目前,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00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09元;2001年,阿克塞就跨入了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行列,11项指标居甘肃21个少数民族县市第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