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郑州8月1日电继黄河调水调沙试验之后,探索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又一重大尝试―――黄河小北干流放淤试验于日前全面启动。
黄河小北干流位于晋陕交界的禹门口至潼关河段,该河段属于游荡摆动的堆积性河道。
黄河小北干流放淤试验,是利用弯道水力学原理,将来自中游黄土高原
为达到“淤粗排细”的试验效果,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放淤试验区的设计中采用了弯道水力学、缓流分选泥沙等技术,即通过引洪放淤闸、一级弯道溢流堰、二级弯道溢流堰、淤区格堤、退水闸等工程布置,以达到分选泥沙的目的。在试验前,通过“三条黄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联动,建立了旨在实现“淤粗排细”目标的大河流量、含沙量、场次洪水洪量、水沙同历时、泥沙中数粒径、平均粒径、大于0.05mm粗沙百分比等指标组成的放淤试验调度控制指标体系。在水文监测中使用了最新科研成果―――振动式在线测沙仪,引进了激光粒度分析仪,建立了完整的测验体系,使科研人员能实时掌握瞬息万变的水沙变化情况。
黄河小北干流放淤试验工程项目位于山西省河津市连伯滩,试验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放淤闸、输沙渠、弯道溢流堰、淤区围格堤、退水闸等,工程建设于6月30日全部完工。
黄河小北干流放淤试验淤区面积5.5平方公里,设计淤积粗沙1395万立方米。
如果试验取得成功,黄河小北干流将有望成为处理黄河泥沙的又一主战场。据初步分析,在大规模实现无坝放淤后,若辅以放淤枢纽工程,该河段可以沉淀黄河泥沙100亿吨,相当于小浪底水库的设计拦沙量。同时,放淤还可以将这一河段两岸的低洼易涝盐碱地变为高产稳产良田,从而实现黄河水库、河道减淤和增加耕地面积“多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