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甘将此生奉“书”国

2004-08-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建明 我有话说

“亲爱的姚先生:借此机会,对您通过您的同事来访洛桑期间给我带来的精湛的书法表示感谢。您的好意令我不胜感激……”

以上之言,是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写给我国中国书画名人联合会秘书长、书法家姚景林的信中的内容。虽寥寥数语,却由衷地表达出他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欣赏和热爱,以及其发自内心

的诚挚谢意。

今春3月,中国《萨马兰奇》纪录片摄制组在前往瑞士洛桑采访国际奥委会领导班子之际,曾将姚景林的书法精品作为礼品,赠送给罗格先生和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现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等人。

姚景林,一位刚毅的东北汉子,51年前出生在吉林一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小屯。然而,他自五岁起就对糊在自家四壁上的旧报纸中的“大字”和图片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并经常对照着用小木棍比比划划。

在他五年级时,一次,村里从文化站邀来位“老学究”写春联,面对那一叠叠红纸,“老学究”只略做沉思,便振笔直随,转瞬,一个个形态各异漂亮的真草篆隶便跃然纸上。他简直看呆了,痴醉了,连家都忘了回。从此,他请教,他模仿,他寻碑觅帖,并且凡是能够写字的东西,都成了他苦练的载体。他甚至全部包揽了班上课外练习刻写蜡纸的工作,寂夜青灯,用铁笔一笔不苟地理解着他所挚爱的“书法”。

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在吉林省化工学校上学时遇上了第二位恩师,一位教体育,却因书法艺术造诣甚高而闻名省市的张老师。名师――悟性――勤奋,他的书法也因此而更上层楼。

自此,他开始“程门立雪”遍访名师,并渐入法门。他从兰亭入手,苦临颜柳,仰慕张颠,追效狂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间。

其实,姚景林尚有另一大痴迷,即清茶一盏,把卷临窗,悠悠然中任思接千载,魂游物外。他对我国的历史和文学尤其嗜爱,并广泛涉猎。他坚信“读书破万卷”,方能“下笔如有神”。也正因此,他最不喜寻章摘句,所书哲言妙语往往是有感而发,以心出之。

“书法必须从个体的一笔一画,甚至从孤独起步,但作为艺术,它就属于群体,乃至全人类了,不然它就无法继承、发展和创新。”正因姚景林有着如此的艺术观,所以所历之处,总是以其独具的人格魅力广邀同好,为人写春联,办展览,为媒体投稿,群磋众议。1989年他参与的在北京举行的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中国首届百家书画大展”,曾在社会上引起巨大轰动。

与姚景林接触,常常会感受到一种壮怀激烈、志在千里的咄咄之气和一掬掬悲天悯人的慈善心怀。他秉借联合会书画家云集的优势,广泛参与公益事业。他们为抗洪救灾、为失学儿童、为保护环境和野生动物、为修复长城、为奥运健儿出征和申奥等活动捐赠助威,并上山下厂以文会友。

姚景林最喜欢的是 一铺桌案、几管银毫、数方旧墨和叠叠白宣,在茶香与墨香的醺醺然里,或情奔气振地龙飞凤舞,或气定心闲地揣度碑帖。水滴石穿、铁杵成针,如今姚景林的书艺已渐成独格。观其所书,轻柔中饱含刚毅,俭朴中蕴含深沉,潇洒并不狼藉,沉稳却无迟滞。静察细品,或断岸崩石、虬枝老木,或澄潭浪细、古钟待鸣,似有无穷韵味。

近年来,他的不少作品被国内外书法爱好者及数家展览馆、纪念馆宝视之并收藏,并为一些影视片、报刊和书楼茶肆题写了篇名、刊名、报头和匾额。1996年他被编入《世界名录》中国卷,1997年被编入《中国名家辞典》,还多次出国进行文化交流。

问他最近的行藏,他说仍是老习惯,最喜携朋拽友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并透露正在“谋划”一个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相结合的大型活动,再问,则笑而不言。

那也只好等着看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