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设备的基础性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装备制造业体系,并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要抓住世界制造中心转移的机遇,在新的台阶上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弥补现有装备制造业“傻、大、散
一、技术哲学视野下“装”“备”的丰富内涵
对于装备制造业,人们往往只是单纯地理解为一个产业名称,认为装备制造业就是提供技术设备的产业,其产品包括系统、主机、零部件、元器件和技术服务。但技术哲学视角下的“装备”却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在这一视角下考察,“装”和“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作为名词“用具、器械、设施”或动词“提供或装备”时,二者通用,一般用“装备”一词,通常所说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就是基于这种理解。但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装”更强调采用办法改变原样或是将分散的部分集合、整合;“备”更强调物品、设施的齐备。从实施主体上看,“装”的实施主体是人,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技术工人等;“备”的主体是物,包括生产线、生产设备等,虽然最终进行生产操作的是人,但直接的主体是物;从目的和任务看,“装”的目的任务是创新、改进,“备”的任务是生产、加工;从实施过程看,“装”创造产品的过程是灵活的、多样的、发散的,“备”创造产品的过程是机械的、单一的、重复的;从实施结果看,“装”的结果是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或工艺、生产流程的改进,是“质”的变化,“备”的结果是产品量的增加或规模的扩大,是“量”的变化;从技术要素看,“装”主要是经验形态的技术和知识形态的技术,主要指经验、技能和技术知识,是主观性的“活技术”,“备”主要是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指以生产工具为主要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是以技术成果或技术对象为象征的“死技术”;从表现形态看,“装”是无形的,“备”是有形的。
二、技术进步视角下的装备关系演进和升级
装备制造业的“装”与“备”虽然可以分离,但它们不是单独的、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备”是“装”的载体,“装”必须通过“备”才能表现出价值;“装”是“备”的“生命”,“备”必须通过“装”来获得持续。从发达国家的实践考察,装备制造业已从简单的“一一对应”阶段逐步发展呈现出复杂的多级对应态势,装备结合途径和方式日益多样化。
形态1:“装”和“备”一一对应,属最简单的对应关系,即某项装备制造技术 工艺 对应一种设备(机器),技术与产品相结合的环节比较简单,技术改进对于设备产品升级换代的效果明显。在此情况下,技术政策的重点在于:鼓励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重视技能工人,为技能工人对设备的改造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新技术或者新工艺的产业化应用。
形态2:多种“装”对应一种“备”,即多项装备制造业技术(包括知识、技能、工艺等)综合作用,生产形成一种新的(或是改进的)设备(或设施)。技术是以技术集群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在此情况下,技术政策的重点在于:了解每个技术环节,发现其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对关键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技术环节的衔接与协调,注意发现技术“木桶”当中“最短的那块木板”。
形态3:一项“装”对应多种“备”,技术应是共性技术,即一项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装备品的生产过程或产品更新等,如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此种情况,技术政策的重点在于:加强基础共性制造技术研究与开发,促进关键共性基础技术的国产化、自主化;鼓励企业参与技术成果产业化研究;将共性技术细分,与不同的产品制造相结合,应用到生产过程;促进共性技术与传统装备产业的结合,改造传统设备,实现产业化升级。
形态4:多项“装”对应多种“备”,“装”与“备”之间构成复杂的网络关系。相关的技术集聚形成技术集群,多种关联设备产业集聚为产业集群,技术集群和产业集群相互作用,促进技术的发展和产业水平的提升。例如汽车的研制和生产。此种情况,对技术创新和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政策的重点在于:分析技术集群中各要素的地位、相互作用,选择确定关键核心技术,以关键技术提升带动技术链提升;分析产业集群中各要素的地位、作用,重点发展带动性强的产业;支持产业部门与企业联合开发关键共性技术;鼓励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充分利用技术成果,加快与行业融合;鼓励中小型企业向配套产品的专业化方向发展;分析技术向产业集成的途径,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发展技术中介市场,促进技术与产业的互动;形成多层次的技术人才体系。
三、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建议
透过这种技术哲学的视角审视我国装备制造业,就会发现一些现象不能适应装备关系复杂化的要求:一是重“备”轻“装”。我国装备工业是在引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几十年来,始终没有摆脱技术引进模仿创新的模式,企业重视对有形的设备的引进、消化、应用,而忽视对无形的工艺设计、核心技术等的吸收、创新,忽视对技能人才的培养,致使发展缺乏后劲。据统计,我国主要机械产品技术的57%、多数电子信息设备的核心技术依靠从国外引进。二是“装”“备”分离。大量科研院所游离于企业之外,近60%的研究开发活动不在市场竞争主体之中;技术中介发展缓慢,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缺乏有效途径。三是“装”“备”不适。加工能力和普通产品供过于求,高精尖加工工艺和重大技术装备却不能满足需求;一些主要技术取得突破,但配套的零部件依赖进口或质量不高,缺乏相应的售后服务,等等。例如,统计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比重由1978年1.3%增加到2001年的38%,但是光纤设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化设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被进口产品占领。据对辽宁省的调查,金杯汽车公司的重点产品海狮轻型客车零部件省内采购为20%左右,金通雪佛莱吉普零配件省内采购为5%左右,配套能力不强,提高了产品成本,削弱了竞争能力。
基于上述分析,今后一段时期,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尤其是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应重在解决装备技术集群之间以及装备之间的衔接、协调、关联与配套问题。第一,快速发展技术中介和服务体系。随着装备制造业技术与设备间关系的复杂化,技术中介将成为“装”与“备”互动的主要途径。应按照市场需求,建立具备成套功能、联动功能、维修服务功能、中介功能和展示功能的技术中介和服务体系。既能把分散的产品和服务集聚起来,增加价值,又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从而增强装备制造业的成套能力,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特别要转变以往单纯提供基本信息的服务方式,要通过对相关信息的专业化加工,促进技术集群与产业集群有机结合、良性互动。第二,加强基础共性制造技术的集成与应用。支持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以技术成果的集成带动产业水平提升。鼓励企业利用共性制造技术的基础研究成果,与企业的市场目标、技术基础等相结合,加大投入,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第三,鼓励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强产业间的协调与配套。鼓励中小企业参与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为龙头企业配套,开发生产“精、细、准、新”产品,从而提高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第四,重视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鼓励技能人才岗位技术创新。一是引导专业院校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强上下游技术链条的衔接与协调;二是通过厂校联合方式增加年轻技工的实践机会,提高技能水平;三是形成人才激励制度,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鼓励岗位创新。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