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建构求同存异的中西文化交际观

2004-08-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周雪 我有话说

在如今这个普遍交往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文化正如其他领域一样进行着日趋频繁的交流融通。认识文化交际的本质、中西文化各自的特色和差异,建构起文化间相互认可、相互镜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交际观,不仅可以在多维社会的变迁和多元文化共处的现实中提高自我文化意识,完善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也可

以整合人类文化,解读世界文化内在统一秩序的密码。文化的普遍性和民族性决定了全人类的文化价值交融和渗透是它的总体趋势,其间相伴而生的“文化碰撞”和交流失误也是不可避免的。建构文化交往中平等、互惠、求同存异的多元文化共处的理念,既符合文化特质的本质要求,又对现实交际具有指导意义。

中西文化各富特色。中西文化哲学的差异集中体现在:整体与个体,悟性与理性,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中国哲学主张“万物皆备于我”,“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的“天人合一”思想,这种整体协和的哲学造就了整体思维。而作为图像文字的汉字,其认知始于形象,以形写意,整体式的认知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对汉文化的整体思维模式起着凝化和定型的作用。而发端于游牧和航海文明的西方文化,其神人分离的宗教文化和注重逻辑推理的思辨观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二元对立的,强调只有在与个体的对立中才能存在;人只有个体自由,个人奋斗,不断探索世界和未知才可以自足。这就使得西方哲学在知识论、科学实证论和逻辑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作为拼音文字的西方文字,其线性的、时间先后递进的分析式认知模式对其注重个体意识的思维模式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纵观而视,中国文化曾为世界文明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但它缺乏西方文化中契合工业文明和科技的精神,如竞争、创新等。但中国文化中注重人与自然之和谐、人与社会之统一;主张群体高于个体、与对立面相互依托、相互转化的中庸思想也是西方文化所不及的。可见,东西文化都无法单独承担起人类文明的全部,但它们却各富特色,互为补充。作为世界文化属下的子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正像一个母亲的两个孩子,由于人种、语言、地理、历史和政治形态等因素的不同,造就出性格鲜明的民族文化,既传承于过去的历史,也具存于今天的现实。它是不朽的民族精神,规范着人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人的审美情趣,征兆着社会的价值取向。

文化交往的实质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经济全球化使得生产力及生产方式可以在技术和理念上超越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地域性限制,从而弱化了民族分工和地域性生产的绝对性。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自然要求构建起一种新的、与之对应的认知模式。也就是个性与共性、民族性与世界性辩证统一的“进步”文化观。它既不同于以西方文化霸权为哲学基础的文化观,也不同于过分夸大文化差异,从而导致文化对话障碍的文化观。它是博采众长、求同存异、开放平和的文化新观念,也是融合东西方文化精粹、承载人类共同利益的文化新模式。

“进步”新文化带给本土文化创新和激进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挑战和不安。所以,我们势必本着开放、平等、求同存异、自我完善的心态接受东西文化的交流和融通。所谓开放,就是保持平和、宽容、理解和从容的心态正视文化的多元共存;所谓平等是指在交际中对异文化不能视为异端去征服、同化甚至是灭绝,而是以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即将事物对象纳入到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内进行观照的交际方式。那便是以对话和尊重他人为基础进行的文化交流,切勿以本文化定势对异文化评长论短。事实证明,任何用本文化的定势思维均会导致对异文化的误读,导致文化独白与傲慢。只有遵循平等尊重的原则,才能走出惟我独尊、夜郎自大的自我封闭,才能平和文化间的偏见与霸气,才能理顺文化间的不对等,维系跨文化交际赖以生存的基础。所谓求同存异,就是子文化间在求同趋势中能保持自我。文化间的交融充满“冲突”与“碰撞”是在所难免的,但经过磨合期,建立一个既能保护自我文化又能容纳异文化的中间地带,文化共享也是可能和现实的。所谓自我完善是指在文化交往中,通过对比,加强文化的自我意识,客观地反省和检讨自我文化,汲取异文化中美好和宝贵的养分完善和充实本文化,因为任何一种文化形态或观念都不可能永远代表和说明社会的进化,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构中都存在有待弥补和完善的空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