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2日,是我们敬爱的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小平同志在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也深受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及其团体的崇敬和爱戴,是科技工作者的良师和知音。他对科技工作者及其团体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至今使我们难以忘怀,并始终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及其团体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而不懈奋
以小平同志关于“提倡学术交流”的论述为指导,不断繁荣学术园地,培育创新人才
小平同志总是寄希望于青年一代。他提出,“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他尤其特别关注“加速培养年轻一代的科学技术人才”,指出“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遵循小平同志的教导,中国科协始终把为青年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和舞台,为青年学术骨干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作为自己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从1992年以来,中国科协以“科技增强国力,青年创造未来”为宗旨,已连续举办四届青年学术年会,今年11月将在上海举办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与此同时,中国科协还连续举办了86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这些年会和论坛,对于发现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富于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科学理论和手段、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组织能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起到了重要作用。
铭记小平同志对科普事业的关怀和教导,不断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关键措施之一,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小平同志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高度,以战略家的眼光,对科普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小平同志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科学素质的提高。1979年10月,由中国科协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在北京开幕,展览共展出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无线电、航模、舰模和农林、医药等方面的近3000件展品。小平同志得知,欣然为展览题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小平同志的题词,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在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道路上健康成长,也推动了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延续发展成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8届,今年8月将在小平同志的家乡四川省举办第1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该活动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
科普创作是科普工作的基础和源泉。“十年动乱”使科普事业受到严重破坏,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科普理论研究和创作水平,繁荣科普事业,1980年元月8日,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致函小平同志,建议成立一个科普创作研究所,仅过了10天,小平同志就作了批示。在小平同志的支持下,经过积极筹备,1980年10月,中国科普创作研究所(1987年改为中国科普研究所)正式成立,高士其先生亲自担任名誉所长。科普所的建立,聚集了一批热心科普创作的人才,为促进我国科普理论研究和创作水平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论述为指导,切实履行桥梁纽带职责,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小平同志历来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过程中,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指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长远的根本大计。”“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1978年3月18日,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明确提出,我国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这一著名论断,昭示着科技工作者思想上的新解放,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他对科技工作者总是给予多方面的关心。1964年建成并在文革中被迫关闭的北京科学会堂,1984年2月重新开放,小平同志亲自为北京科学会堂题名,使科技工作者有了自己的专门活动场所。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北京科学会堂每年都要接待大量国内外学术会议,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殿堂。
小平同志曾鲜明地指出,“我们不是没有人才,问题是能不能很好地把他们组织和使用起来,发挥他们的专长”。遵循小平同志的指示,中国科协始终坚持科技工作者的主体地位,竭诚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不断增强科技团体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科技工作者对“科技工作者之家”有认同感。
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途中深情地说 “我要感谢科技工作者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和争得的荣誉。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那一批老科学家,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把两弹一星和好多高科技搞起来。”小平同志的讲话,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做好科技团体的工作,努力为科技工作者服务,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在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国科协各级组织及所属团体,将永远铭记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