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校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

2004-08-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尹国有 我有话说

人类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存方式与状态。然而,近代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自然灾害、战争等人为因素,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许多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对于许多民族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乃是本民族的基本识别标记,是维系民族、社区存在的血脉与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

泉。在今天,中国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悄然消亡、湮没。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国的大学作为知识的传承、传播地,应当做些什么?

西方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迅速扩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渐形成强势文化对弱势边缘文化的侵蚀。工业文明带来的经济迅猛发展并没有解决人类和谐生存问题,幸福概念被物化。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本土文化传统急剧消亡和流变,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伦理、不同习俗、不同生存价值观被忽略。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文化的本土化问题,关注人类自身生存的根系,关注不同族群的历史生命记忆和独特的生存象征,关注人类文化不同的精神存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活态文化传统的存在与持续发展。

为弥补《世界遗产公约》在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缺陷,2000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起设立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并制定了《申报条例》规定列入《名录》作品必须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杰出工艺、有杰出艺术价值的非物质形式表现的传统民间文学,突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认同,而又因种种原因濒于失传或正在失传的文化表现形式。这些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各类戏曲和相关的面具、道具、服装制作工艺;舞蹈,如民族、民间节日舞蹈、祭祀舞蹈、礼仪;音乐,各类民族、民间音乐及乐器制作工艺;口传文学,如神话、传说、史诗、游戏和故事;各种精湛杰出的传统工艺,如针织、织染、刺绣、雕刻、竹藤编织、面人制作、玩具制作和剪纸等。在进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单中,也包括中国的昆曲和古琴音乐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许多人来说还是陌生的,但世界已经开始把口传的民间文化遗产提到一个新的日程上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非文字的、以人类口传方式为主的、具有民族历史积淀的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世界习惯通过汉字来了解中国,通过四大发明的文明经典来了解中国,通过王朝更迭的史籍,遗存的宫殿城址、文物珍宝去认识中国,从文字构成的诗词以及老子、孔子、庄子和朱熹等古代圣贤的圣言哲语中认识中国。但世界却很少通过民间去了解中国,很少通过一个农民、一个庄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习俗去认识中国。这种认识似乎缺少的正是对活着的时间的理解,对活着的文化空间的理解,缺少对民间活态文化的了解。

按照口头文化及传承下来的民间习俗生活,我们看到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如陕北春节习俗中的民间艺术:古老的社火、民间剪纸、民间秧歌、转九曲、燎火塔、皮影戏、做面花等等,闪现着鲜活的生命光彩。还有南方的傩戏,苗族刺绣乃是一部穿在身上的神话史书,藏族的口传史诗《格萨尔王传》,纳西族的《东巴经》,蒙古族的史诗《江格尔》及蒙古长调,彝族的民间漆器,遍布全国的民间木版年画产地、丰富多彩的民间玩具产地,民间陶瓷产地,民间印染产地,满族萨满祭祀仪式等等。可以说民间、民族习俗有多丰富,民间艺术就有多丰富,中国现存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民族本源文化的活化石,传递着我们祖先生命的脉搏。

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农耕文明之国,几千年的文化延绵不断,非物质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许多古老文化原型在不同的时代通过积淀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叠层和变体。当我们尚未来得及认读它们时,它们中的许多就已经消失了。而民族基因一经消失,我们就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就会失去民族的根系,就会失去民族本身。我们要守住自己的根,守护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底线和感情底线。严峻的现实向我们提出一个严肃的课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的启动刻不容缓,大学应当承担的历史职责义不容辞。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央美术学院在原民间美术研究室于2002年5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国内高校率先创建并完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为宗旨的新学科,将民间美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正式列入大学艺术教育,填补了学院派教育中长期忽视民间文化艺术认知教育的空白。2002年10月22日至23日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揭开了中国高等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序幕,也标志着中国民族文化整合在大学教育中开始起步。从全国范围看,高校艺术教育真正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当作一个学科建设,并开设相关课程的除中央美术学院外,目前大概只有南京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等少数高校。要在全国高校普遍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学科,尚需一段时间,可谓任重道远。

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为国家提供文化遗产信息,尤其是作为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研信息,积极协助支持国家及政府制定适合国情和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和操作模式,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培养的责任。应当打破单一文本式,学院式的学术模式,走进文化遗产地进行田野考察,深入民间收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提供优质服务。

中国高校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复杂因素,应加快跨学科的协作实践,尤其在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协作实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我们应当树立起人性的文化尺度,不能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民众,特别是文化遗产丰富社区的农民群体、尊重民众文化传承的自发性、自主性和文化个性,提倡文化的自觉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那些源自祖先心音,流淌着祖先血脉的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