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江西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04-08-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胡晓军 通讯员 甘文 我有话说

本报南昌8月12日电 近年来,江西省文化厅把“深化改革,转变职能,面向市场,推出品牌”注入产业发展链节,实行政府职能由“划桨”到“掌舵”转变,文化资源由“潜在”到“品牌”转变,创造出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文化产业发展实体,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02年,江西省文化厅为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下决心加

快职能和角色转变,实行政府职能从“管办文化”到“管文化”的转变。这一年,该厅建立了公开、公正、高效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大幅度压缩行政审批事项,将原有的39项省级文化行政审批削减至8项,精简率为69%。由此,江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大幕真正拉开。“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应是‘划桨’。”江西省文化厅厅长李玉英说。

厅机关率先行动,各级文化部门通过职能转变,把主要精力放到了宏观管理和调控上,让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发挥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能力,促使其发挥产业功能,使其大胆走向市场,减少对政府的依赖性,成为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文化产业发展实体。省内艺术表演团体尝试文企联姻、联合办团等形式;有的区市文化部门整合资源,率先成立文化演出影视传播集团公司;国有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向民营资本开放文化领域经营项目,吸引外资参与艺术品经营以及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有的文化经营单位大力发展连锁经营、规模经营和特色经营。一系列灵活多样的形式和举措形成了多元化发展格局,使江西文化产业充满活力。

2002年,江西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6.94亿元,比2001年增长20%。2003年虽受非典疫情的影响,但文化产业总收入仍达9亿多元,比上年增长28%。全省音像制品连锁经营年营业额突破两亿元,年增长25%;娱乐业营业额创8亿元的新高,年增长为20%以上。市县演出市场异常活跃,演出收入年增长率为35%。放开电影市场,全国6条电影院线进入江西,为全国各省进入电影院线最多的省份,院线票房收入达1250万元,年增长率为30%。

赣南的客家围屋在舞台上出现;景德镇的瓷艺传说让剧场里的观众如醉如痴。把潜在而丰富的革命文化、陶瓷文化、青铜文化、客家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品牌优势,是江西文化部门发展文化产业的又一着力点。

荣获第三届全国舞剧观摩演出大奖和七个单项奖以及文华新剧目奖的大型舞剧《瓷魂》,以400万元的价格由南方文化传播公司作演出代理,标志着江西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和资本优势方面迈出了成功的一步。2003年,该剧在南昌连续上演12场,演出收入70余万元,创原创舞剧在城市连续演出场次第一的佳绩。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采茶戏《乡里法官》、获文华新剧目奖的大型新编赣剧《詹天佑》、革命历史题材音乐剧《围屋女人》、革命历史题材儿童剧《飞呀飞》等成为演出市场叫得响的品牌,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仅去年演出收入就达200余万元。

文化品牌凸显江西演出市场的活力,对演出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两年来,江西全省各级文化部门利用品牌效应,乘势而上,大力开辟各层次的演出市场,推出一批“三贴近”的优秀剧目和作品,演出收入达1382余万元,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该省文化演出收入历史性的突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