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非洲野外体验给中国学生带来什么

2004-08-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保纯 我有话说

图为参加“打泥仗”的部分中外学生本报记者王保纯摄

非洲,这个只在地理课上读到的地方引起亚太地区许多中学生的憧憬,当香港国泰航空第十

届“非洲野外体验计划”推出之时,各国学生跃跃欲试,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后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52名中学生7月下旬幸运地登上了南非之旅。

此次“非洲野外体验计划”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学生的一次课外学习和展示,中国内地中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与国外中学生相比会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

“我从生物圈的意义上理解了环保”

这是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一个生态保护区,学生的重要课程是环境保护。课程没有课本,只是通过“灌木行军”、“寻找野生动物”、“采集水样”、“观察星空”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实际的体验和感受。

“长期生活在繁华、喧闹的城市一下子来到非洲的原野,觉得这里自由而宁静。当我看到夕阳斜照在草地、水面和树林时,觉得无污染的大自然太美了。过去我们只是利用大自然,不会去欣赏。”香港学生孔繁欣说起来十分兴奋。

北京第14中学高二学生朱明说,“最难忘的是在灌木丛中的行军,每走一步都有新发现。我们从动物的脚印、粪便和风向去辨别动物的种类和去向;在四周静谧中我们听到了各种鸟类的鸣叫声;从茂密的丛林中找到了可以让动物生存下去的猴面包树。这些沼泽、草地、灌木和大树,以及野外生长的狮子、长颈鹿、河马和成群的羚羊等,构成了一个保护完好的生物圈。”

“这次使我们从生物链的意义上理解了环保。”上海大同中学郭彤说,“一说环保,通常理解是不乱丢垃圾,防止水污染等。这次采集水中生物标本一课,要求我们课后把生物一定送回原处。因为生物生长需要适合它的环境,打破了这个环境,它就可能死掉,并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我懂了:保护环境实际上是保护生物链。”

中国内地学生在南半球的星空中还找到了天蝎座和南十字星,上海进才中学高一学生张琛倩还带着环保的课题考察这里的生态保护区的做法。这种对知识的探求,受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学生的称赞。

“没想到外国中学生的英语那样好”

中国内地四名高中生都来自北京、上海的市、区重点中学,英语较好,当他们开始与外国学生一起交流时,还是不太适应。除了英语国家的学生外,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地学生的英语十分出色,交流、辩论流利,在参加篝火唱歌、表演节目、主题辩论等各种活动中十分活跃。

北京育才中学高一学生赵天杭说,“一下子来到纯英语环境,感觉很惊奇,没想到很多外国中学生的英语那样流利,口音都不一样,我甚至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上海大同中学高二学生郭彤说,“我可以听懂,但说就差一些。开始时我是在听别人说。其实我们也有很多才艺,但不知怎样表达。”

据了解,东南亚各国中学生接触英语很早,在幼儿园就开始学,小学有英语课,中学开始使用英语课本,用英语授课。来之前学生又进行了选拔,有些学生还在英语国家生活过。

举办活动的国泰航空公司有关负责人江锦昌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社会里,要学会与不同的人交流。这种交流对各国学生都是一个很好的体验。”他说:“这个活动已经举办了十届,逐年扩大,目前已有400名学生参加。这些学生都是很优秀的,将他们聚在一起,培养他们沟通、合作和领导能力,是很有益处的。因为人要想在事业上成功,仅有书本或专业知识是不够的。”

对这一点,中国学生也表示认同,他们开始主动找别人说英语,参与各种活动。“9天时间我提高了很多,现在我基本上听懂英语,并参与大家的讨论了,这是我最大的收获。”赵天杭说。

“我学会了生活自理”

中国内地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还面临着另一种考验。

有一项活动是划船和游泳,开始大家都很兴奋,准备了游泳衣裤。可到地方一看不过是一片荒芜的水塘,许多国家的学生纷纷在跳入泥泞的水中,有的划船,有的打起了水仗。中国内地学生一个也没有下去。

问为什么不下去?他们说,水太冷,泥太脏,没有准备换洗的衣服,不喜欢这种方式等等。又问其他下水的学生,香港一位叫贺颖君的女同学打着冷颤说,“水好冷啊,可这么多人都下去了,很开心啊。再有我想试试划船啊。”

这样“冷酷”的事后来又有了。让学生露天睡觉、洗冷水澡、看护篝火、轮流做饭、自己洗碗等。记者问组织教学的负责人,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课程?负责人回答,“主要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可怕,当你体验之后就会觉得并不那么可怕。”

果然,又一次考验来临了:打泥仗。在一片冰冷的泥水池中,中国内地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全穿着单薄的衣衫跳了进去。他们一面往对方头上身上抹泥,一面嬉笑打闹着,一时间学生们头上脸上身上全是泥水,还乐此不疲。事后全部用冷水冲洗,冰凉刺骨。赵天杭说,“现在,我再也不怕冬天洗冷水澡了。过去我在家里从来不做饭,现在我学会生活自理了。”

国泰航空野外体验计划给所有参加过的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上届学员、如今已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大学生的王琳兮说,“这种体验使我开拓了视野,增加了祖国的荣誉感,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