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965年建校的大学,却在短短39年间从无名小卒跃升为名列前茅的研究型大学。这个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创造奇迹的大学――英国华威大学第四任校长戴维・范得莱德用两个字概括了他们四十年的成功历程――这就是创新。
范得莱德校长很风趣,他说39年的时间很短,如果当年让我选的话,我不会选择华威,因为我上
华威大学如何以39年的时间成就了一流?范得莱德传授给中国校长的经验是,对大学的塑造要具备富有远见和创造性的想法。他提到了学科建设,他说华威大学既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很多重要学科,但又不是完全的综合性,他甚至把学科越少越好称作第一原则。正像当年建校时一样,华威大学始终有选择地发展重点学科,将重点放在规模相对较小的专业,强势发展。范得莱德说,我们选的可能都不时髦,但从长远看却很有前途,始终很重要。
在英国高校大多遵循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模式的时代,华威大学开创性地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相融合,而现在英国许多大学都开始以类似模式调整研究生人数。同样的,当年他们打破了“好”大学需要做什么的陈规,成为将学术与企业结合的先行者,致力于开发和提供不同社会需求的项目和服务。范得莱德说,“华威大学不喜欢陈规。”他们服从的陈规只有一点,那就是对人才的重视,这也是世界众多专家分析、总结华威经验的重要一点 成功地在世界范围内招聘优秀教授并赋予其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创新自由。“希望粉碎这种冷漠的象牙塔传统,很多大学现在也在做我们的工作,但有多少大学在六七十年代就能想到呢 ”范得莱德对自己的学校充满自豪,但他真诚地告诉中国大学校长们,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如同登山,设定目标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登山的过程。
探讨为期7天的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日前结束。短短7天,124位国内大学的校长与13位国外大学校长交流经验,思考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有效途径。图一:牛津大学副校长威廉姆・C・麦克米伦教授与中国校长们会下探讨。图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中)与外国大学校长交流发展经验。魏德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