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食品安全 不进则退

2004-08-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亮 我有话说

全国“盯住”食品安全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进入大众视野,一批恶劣事件相继发生,不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更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局面。

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国家一直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

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重点。安徽阜阳等地劣质婴儿奶粉事件曝光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从查处劣质婴儿奶粉事件入手,继续把食品药品的专项整治作为今年治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保证人民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务院2004年工作要点》把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作为2004年的工作重点之一,而食品安全问题又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强调,要把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作为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中之重。

今年3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海关总署等八部委联合推出“2004年全国食品放心工程”活动;4月7日,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计划用五年时间,逐步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去年以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总的看,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案件多发的势头有所遏制。

食品安全形势在转好

我国政府逐步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2003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对食品等的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进一步加强。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农业、质检、工商、卫生等部门分工协作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特别是去年7月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以来,随着食品安全部际协调会议机制的建立,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协同作战,齐抓共管,初步形成了“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格局。

在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中,有关部门探索建立了一系列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保障制度和措施 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创建了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实施“三绿工程”;实施15大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实施“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加快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国家开展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据统计,去年工商系统共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16万多件,销毁伪劣食品5000多吨;质检系统上半年查获假冒伪劣食品货值2亿多元,查处假冒伪劣违法案件8万余件,捣毁制假窝点412个;卫生系统共查处食品卫生案件65万件,吊销卫生许可证7435户次;公安机关共破获制售假劣食品、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案件45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30人。有关执法部门还依法查处了阜阳劣质奶粉、广州散装假酒等一批大案要案。

目前,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势头已得到遏制,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和水产品的质量卫生状况都有不同程度改善,全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趋于好转。

食品安全尚需重拳

尽管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国家质检食监部门的权威抽查结果显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仍然严重,当前食品安全中尚存在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干杂以及水产品中表现尤为突出。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其中豆制品尤为突出。三、一些食品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特别是乳制品营养指标和成分含量达不到要求。四、食品标签不规范。一些食品未标明添加的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的具体名称,标注的执行标准错误。五、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标签未标明蛋白含量及添加至饮料中的防腐剂、甜味剂和着色剂的具体名称。

专家指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既有法规不够完善的原因,也有管理不力的因素,同时也与检测手段的落后有关。此外,认识不到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流于形式、对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投入严重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在当前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下阶段必须进一步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部署了下一阶段食品安全工作的十大任务,包括 大力提高食品工业水平;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坚持搞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依法彻底查处大案要案;进一步理顺监管部门职责;强化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严格依法行政;高度重视做好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督工作。

专家指出,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才是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确保正常的市场秩序和确保社会稳定局面的根本所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