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反事实思维是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卿素兰、方富熹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撰文,对国外关于儿童反事实思维研究做了概述。指出,反事实思维是指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
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
张立波在《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撰文,围绕近年来身体意象的浮动,概述了身体问题研究的理论资源,强调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开始了精神主体向感性主体的转折。文章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实践话语,指出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文化的发展,身体成为重要的社会存在;初步思考了身体问题研究的基本原则、视域和走向。作者认为,身体作为一个政治问题和对现代性的反思勾连在一起,身体、身体政治与现代性的关系,是后现代问题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政治学研究领域的真与真理
吕嘉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撰文认为,自然科学及一些社会科学学科所求的真――其研究领域中具有稳定性、必然性、决定性的因素,即所研究对象的本质与规律;所求的真理,就是对于所研究对象的本质与规律的正确认识。政治学研究所求的真却不是政治现象或政治事物所固有的本质与规律,而是人民根本利益;政治学研究所求的真理就是对于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认识。自然科学的真理的基本性质只是真,不具有善、恶、好、坏的价值性质;政治真理则是真与善的统一。自然科学的真理具有超越时代、国家等界限的普适性,政治真理的适用范围则是特殊的,只适用于特定的时代、国家。
信息哲学:科技哲学的新范式
刘钢在《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4期撰文认为,上个世纪以物理学为主导的自然科学在探索世界过程中,将人类理解的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境界。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科学发展的另一线索,即“意向性科学”的路线。在新的世纪中,科学技术的背景将逐渐转移到“意向性科学”。物理学在20世纪是科学的典范,波普尔、卡尔纳普、库恩、查尔默斯等均以物理学为样本建立起自己的科学哲学理论。意向性科学的核心概念或中心话题是“信息”。科学观的变革必然导致哲学观的转变,而信息哲学有可能成为21世纪科技哲学的新范式。
性别发展与全面小康指标体系
周长城、姚琴在《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撰文,通过对当前中国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现状要求及国际妇女发展观更替的分析,提出性别发展意识应该被系统纳入到全面小康指标体系中,这一指标体系将有助于社会和政府了解到包括性别发展在内的小康进程状况,并为相关方针政策的制订提供定量化的依据。作者认为,妇女不应只是一个独立的利益群体,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她们都是各个项目、各个领域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当性别与发展问题成为公众问题而不再仅是特定领域或特定组织关注的问题时,才真正能达到全社会所有人的共同发展,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