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老字号的新面貌

2004-08-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毕淑敏 我有话说

一本刊物也像一家字号,有自己的经历和面貌。报载“全聚德”,迄今已经卖出过1亿只以上的鸭子,看到这个消息,你不由得舔舔嘴唇,尊崇之情油然而生。油光锃亮的鸭子背上,驮着漫长的历史和人们的

口碑。

《北京文学》是北京的刊物,是北京的特产。《北京文学》又并不仅仅属于北京,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见证。从创刊到现在,《北京文学》已经走过了54年的历程。你知道《北京文学》最早的名称叫什么吗?叫《说说唱唱》。这是一个让如今的人们窃笑的名字,但对它的编辑,比如赵树理和老舍,你需仰望。《说说唱唱》当时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刊物,有6万份。后来《北京文学》和共和国一道,走过了很坎坷的道路,其中的顿挫甘苦,也许任何一个读者,任何一个编辑,任何一个作者,都无法讲得周全。我转述几个小故事,以表达对这样一本历史悠久而又励精图进的刊物的敬重。

有一个工厂的普通工人,写了一篇小说,被《北京文学》的编辑发现了,拿着小说到了这位工人的家里,说这篇小说我们要发表。那位工人一高兴,说我再给你们一篇小说吧。后来这位工人也到了《北京文学》工作。晚上下班都不回家,编辑们聚拢在一处各抒己见,把讨论稿件当成了美味佳肴。这位工人是谁呢?就是如今北京作协的主席刘恒。

还有一位作家,20多年来,在《北京文学》,单是小说就发表了32篇,这还不算散文和创作谈,要是都算上,每年要超过两篇了。这本刊物对于这位作家来说,如亲人似故乡,他才能把自己父精母血般孕育出的结晶都送进它的摇篮。一本刊物和作家有了如此醇厚的感情,是作家的福气,也是刊物的幸事。这位作家就是刘庆邦。我还听到过一位来自煤矿的作者谈到《北京文学》对他的帮助。他写了一篇小说,投往多家报刊,收获的都是失败。后来他把稿子寄到了《北京文学》,《北京文学》把它在“好看小说”这个栏目中以头条发了出来,这篇小说后来被选载并获了奖。这位作者叫荆永鸣,这篇小说叫作《外乡人》。关于《北京文学》的故事,我还听到过很多。这些故事如果作者不讲,编辑不讲,人们就无法知道。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本本好看的刊物,却不知道这里面起承转合的辛苦和乐趣。

在纯净水大行其道的时候,纯文学却受到了强烈的挤压。《北京文学》曾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刊物,现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他们不气馁,无怨无悔,在坚守的同时求变求新,让这本刊物以一种诚恳而积极的姿态,稳步地前进。我每期都会看《北京文学》,就像看望一位在跑马拉松的朋友。我看到他们开辟了新的栏目,色彩纷呈容纳百川。我看到他们在显著的位置推出报告文学,使文学和时代脉动有了更紧密的契合。《北京文学》不单有了原创版,而且有了选刊本,读者和专家们的口碑指数不断窜升,这对当今的文学期刊来说,是不易之事,是大喜之事。记得我的短篇小说《藏红花》刚刚在《北京文学》发表,我到青岛和大学生座谈,有学生站起来问我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之类的问题,我一时反应不过来,愣怔在那里。不是问题难以回答,而是我为《北京文学》感到快乐,在远离北京的地方,这么快就有青年学子读到了它。一本刊物有它自己的生命,从编辑的手里走出,走得很远,走得很快。前些日子,我到山西五台山去玩,当地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工作很忙,没时间看原创的小说,只好凭借选刊来了解文学。我问,你常看什么选刊啊?他有些腼腆地说,我没有那么多钱订更多的选刊,我只订一本,就是《北京文学》的中篇小说选刊……那一刻,我真为《北京文学》的好人缘而由衷欢快。

《北京文学》在不断的努力和奋斗中,他们很不容易,但我并不为他们担心。我知道这是一本有传统有想法有勇气和有智慧的刊物,在刊物的文字后面,跃动着挚爱文学有良知有眼光有策略的编辑们的清醒头脑。困难也许并不是暂时的,很可能将始终伴随着他们,但他们持之以恒地攀援着,在这个艰难但不乏乐趣的跋涉中,中国的文学在成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