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校德育工作者职业形象定位与结构

2004-08-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赵可军 我有话说

多种观念的激荡、新旧体制的碰撞,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以开阔的视野和全新的德育理念,透视新世纪的德育走向,我们会发现有诸多领域需要去开拓,有众多课题有待去探索。其中,高校德育工作者如何科学定位?应以怎样的职业形象、社会形象去面对受教育者,去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就是重要的问题之一。

德育的现代化或当代德育理念,其核心为“教育的人格化”,即把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满足其内在的道德需求,体现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学生处于德育的主体位置,他们的道德品质是其内心储备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德育工作者如果仅仅是高校德育的“独奏者”,唱“独角戏”,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遵循教育规律,从“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帮助、引领、指导学生,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进行勉励、启发,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土壤、空气与阳光,辅佐他们走上人生路,促进其道德生命的健康、自由成长,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作为“伴奏者”,并不是放弃时代赋予的教育权利和职能,而是以高度的使命感担负起组织教育活动的责任,帮助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冲破狭小的思想空间,在开放的社会实践中吸纳时代精神,锻炼思想批判力、道德选择力和创新力。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在学生的生活中实施。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的思想问题、认识问题,也往往在这一过程中反映出来。因此要围绕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充当好“伴奏者”和“加油者”的角色,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求知展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使其把个人学习求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与实现自身学业有成、事业有成和人生有成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帮助学生成为学习型人才,学会终身学习,学会变革式学习。

仅仅把学生当作呵护的对象,视为“美德之袋”,实施居高临下的单向影响,师生之间变成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是行不通的。德育是育心、育德的文化心理活动,需要人与人心灵的沟通、精神的契合。德性是精神的核心,作为精神的关怀者,仅仅靠“呵护”是远远不够的,要深入学生的情感、心理层次,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知音。

高校德育工作者理应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职业角色形象,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对待,既当其师,又当其友。与同学交往,要淡化身份,丢掉架子,运用平等的方法,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行情与情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为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持、思想引导。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入耳入脑,入情入理,产生亲切感,亲和力;设身处地地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追求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享受高质量、高品位的大学生活,主动地为大学生营造一种“不是家胜似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生活氛围。

身心健康是大学生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载体,是其自由而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成人的前提,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成为大学生健康的知音,把学生长知识、长思想、长身体与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在高校德育过程和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主动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遵循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加强情商培养,这样做可以使高校德育进一步拓展覆盖面,增强效益值,提高满意度。

道德灌输的性质是控制性,主要特征是把教育对象当作“物”对待,这是违背德育本性的,培养出的是“顺从性”人格,这种教育方式对当代大学生也是行不通的。由灌输走向对话,走向引导,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

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宗旨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中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也就是说,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出发点是人,落脚点是人。当好学生做人的向导,要注意发挥五种力量的作用。一是真理的力量。信真理、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引导学生认同接受,心悦诚服,有助于他们学习做人的道理,掌握做人的本领,取得做人的资格。二是知识的力量。知识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质量的资本,是完善高校德育工作者职业形象的基石。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很高的知识和信息含量以及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教学生做人上肯定是苍白乏味的。三是审美的力量。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教学生做人时,要重视营造做人的审美氛围,产生做好人的审美效应,以便使他们在美的目的、美的内容、美的过程、美的结果中增强做人的自觉性。四是艺术的力量。要讲究艺术,讲究方法,讲究科学。五是人格的力量。既要以学识教人,更要以人格育人,原因在于人格的力量是永恒的,具有无穷的魅力,它会在做人上长久地、深远地对学生产生正向影响。

(作者为山东临沂医专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