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姜夔《满江红》解读

2004-09-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房日晰 我有话说

学界对姜夔词的思想性评价不高,盖因其身在江湖,不预国事,词里缺乏对现实的特别关注。其实,他反映现实生活的词篇,除了那首被人艳称的《扬州慢》外,还有一首歌颂巾帼英雄的《满江红》。在这首词中,蕴含着强烈的爱国情绪。但因其披着歌颂巢湖仙姥的外衣,长期被人误读。对其表现的深刻的爱国思想缺乏了解。因此

,对它有重新解读的必要。其词云: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深夜,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这是一首“迎送神曲”,是因为居人为湖神祝寿引起词人的兴致而写的。巢湖仙姥只是一位司水之神,按理说,她只掌管巢湖水的有关事宜而已,然而作者在词的下阕状其神奇时却说:“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谓其坐镇淮西,屏障江南,派遣六丁雷神,特意把守濡须口附近的东关。词人不仅将其写成威镇一方的神帅,而且具有屏障江南保卫南宋江山的神威。并以幽默嘲讽的口气继续写道:“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在三国魏吴合肥之战时,孙权、曹操在濡须口对峙,难分胜负,是这位仙女当年司水,孙权藉春水方盛以吴兵擅长水战而吓退曹操的。在词人笔下,曹操固然窝囊,孙权又何尝英雄?他们均非“英雄好手”,只能受到轻蔑的嘲笑而已。在历史上,曹操、孙权都是称霸一方的英雄,辛弃疾在其词中,对孙权多次加以热情的赞颂。他在《满江红》[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中说:“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又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说:“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何等了得,辛弃疾对他充满了崇敬之情。而姜夔在词中,不是称赞他的英雄业绩,却以贬低孙权和曹操来反衬水神的无比灵威,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神话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词人笔下描写的神话,必然有着现实的依托。因此,这首词表现的深厚的意蕴,值得认真地探究。

关于此词的作时,夏承焘先生在《姜白石词编年笺注》中系于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光宗愚蒙庸懦,朝政被反战主和的妥协派把持,遂将孝宗时辛苦营造的抗战氛围破坏殆尽,人民高涨的爱国情绪受到严重的挫折,这对思欲恢复祖国北方领土的官员与有着爱国良知的士人,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们不免情绪沮丧、心情郁闷。词人在赴合肥途中,路经巢湖,看到当地群众祭祀仙姥为其祝寿的热闹场面,兴致勃发,浮想联翩,遂“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文心雕龙・神思》),想到60年前离此不远的黄天荡有一次惊天动地的战斗:韩世忠堵截撤退的金兵,他的夫人梁氏亲执桴鼓,指挥千军万马,这个鼓舞人心的激战场面,如在目前。于是借神话的外衣,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高宗建炎三年(1129)冬,完颜宗弼(兀术)率金兵渡江,径趋临安府(今浙江杭州)、明州(今浙江宁波)等地,追宋高宗不及。四年春,宣称搜山检海毕,满载掳掠物品,沿运河向北撤退。在镇江(今属江苏)至建康府一带黄天荡等处,遭韩世忠阻击,金军屡败,被堵截在黄天荡里不能渡江。韩世忠仅以8000兵力敌完颜宗弼10万之众达48天之久。在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斗中,活跃着一位传奇式的女英雄梁夫人。她的丰功伟绩,在中国历史上不可或没。在南宋时代,这位巾帼英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思欲抗金北伐恢复中原的时代,这位杰出的女英雄,自然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将其加以神化视作保卫大宋江山的神灵,完全是有可能的。至少,她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位英勇高大的爱国者形象。

词人在写巢湖女神时,脑子里会不会忽然闪现出这位英雄的影像呢?从此词写的神奇处远非神姥的司职所能办来看,很可能是以60年前梁夫人的英雄事迹为意象来描写的。他写词时,在潜意识中出现了梁夫人当年擂动战鼓指挥军马的壮阔场面。因此,词人表面上写神姥,实际是歌颂这位巾帼英雄的,并借以表现对现实的不满与抗争,流露出思欲抗金的爱国心声。宋翔凤谓姜夔“流落江湖,不忘君国,皆托比兴,于长短句寄之。”(《乐府余论》),以此词观之,其说信然。总之,姜夔的《满江红》是有着丰富内涵且是现实性很强的作品。

关于这首词的描写对象,早在20世纪80年代,周笃文先生就说:“词里所歌颂的克敌制胜的女神,很容易使人们联想到南渡以来奋起抗金的英雄,比如在黄天荡里擂鼓督战大败金兵的梁红玉,是不是有点像她的原型呢?”(《宋词》)周先生讲的梁红玉,即梁夫人,相传名红玉,但不见于史。我以为原型之说,深中此词肯綮。然周先生的观点,似不为学界认同。故撰此文略申周说,为其呐喊助威云耳。(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中文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