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青岛市南区为未成年人构筑“三位一体”德育格局

2004-09-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倪迅 我有话说
本报讯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努力构筑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的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立体网络,不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

市南区坚持以学校为核心,以家庭和社区为纽带,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在创建“德润 即‘厚德、润生’ 校园”中,他们以“弘扬优秀传

统文化,培育民族伟大精神”为基本要求,组织编写了一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教材,用高尚的道德滋润学生的心灵。先后举办了诵读《论语》等文化经典、表演传统美德课本剧、传统美德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他们还坚持以“播种习惯,收获人生”为主题,进行“小节大德”习惯养成教育。在学生中普遍推行“三规四礼”,即 在校一日常规、在家一日常规、在社会一日常规;在学校行好“尊师礼”,同学之间行好“友爱礼”,在家庭行好“敬亲礼”,在社会行好“文明礼”。他们从生活小事和细节入手,引导学生从“他律”转向“自律”,逐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同时,他们还在全区小学生中开展了“画漫画、说道德”、“我为文明提个醒”、“我是文明交通‘三让’小标兵”等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市南区2万余名学生纷纷拿起笔,走上街头,走进社区,画出他们所见到的文明新风尚和不文明行为。

努力实施家长素质工程。在全区创办了各类家长学校32所,形成了“义工妈妈”、“同心育子”、“爸爸课堂”等一系列家长特色学校。为此,组织专家选编了一批教材,包括更新家长教育观念的《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指导家长教育方法的《教孩子学会做人》等适合家长需求的教材。他们还组建了家庭教育专家咨询团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利用“教育咨询站”、“校长连心桥”、“爸爸妈妈课堂”等形式,建起了家庭教育互动网络体系。同时,建立“成功家教”报告团和“真情家教”讲师团两支队伍,通过面授与函授、大课与小课、走出去与请进来、当面交流与书面交流、学校资源和社区资源“五个结合”,进行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和培训,并利用各学校每学期进行的“特色活动开放周”,以“学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为主题,让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和教学活动,激发家长的德育主体意识。

努力构筑社区大课堂。1996年,他们在全区提出“政府协调、教育主管、社会参与、共育人才”社区未成年人教育的思路,在全国建立了第一支社区教育专兼职队伍,把社区变成了未成年人学习知识、陶冶情操的大课堂。目前,市南区已拥有14所市民文明学校,14处社区特色教育基地,42处社区实践基地,36处文化教育庭院,18处双休日英 日 语角,逐步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人文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绿色环保经验基地等八大类网络。去年,启动了“一刻钟阳光读书圈”工程,在30所小学建立了“社区阳光图书馆”;今年又通过市区两级政府投入、社会资助、整合社区资源等途径,建立了100个社区室,形成了“一刻钟阳光读书圈”,使未成年人步行“一刻钟”就能到读书的场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