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素有“才子之乡”、“文献之邦”的美誉。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蕴育了丰富璀灿的民间文化艺术,如广昌的《孟戏》、南丰的傩舞、东乡的罗汉灯、宜黄的宜黄戏等。据地方史料记载,这些民间艺术在当地均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然而,这些民间艺术正面临着瓦解、失散、消亡的危险。
民间团体生存艰难
抚州市甘竹镇曾家村的《孟戏》因保存着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在当地就延续了500多年,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南丰傩舞起源于原始社会,盛行于商周,保留了大量上古时代遗留的信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之一,也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宜黄戏则为研究“二黄腔”之流派变化提供了实例;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灯彩表演――东乡小璜镇的罗汉灯,更是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枝奇葩。
民间艺术本来就是自生自灭的,要生存就必须靠自己,抚州市所有的民间艺术团体都靠自己筹资生存。虽然很多走上了以团养团的道路,但却仅限于农闲时节尤其是春节前后在本村或附近走村串户演出,每年演出20场左右,演出报酬很低,平均每场(天)的演出收入仅有400元左右,每年的演出收入不到1万元。偶尔参加县里的大型宣传活动,多数是义务的,即使能有报酬,除去演出时的车费、伙食等就所剩无几了。参加演出的农民演员大多都担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在广昌县甘竹镇曾家孟戏剧团,曾卓文老人拿出一箱补着补丁的演出服装说:“我们一年的演出收入只有4000元左右,维持演出开支都很勉强,根本没有财力来添置服装道具和演奏器乐。”
艺术传承后继乏人
抚州的民间文化多数停留在自娱自乐、祈神求福上。南丰的傩舞,在当地村民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是一种神化了的表演仪式。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是雷打不动的跳傩时期,大家在跳傩舞时都戴着面具。广昌甘竹的《孟戏》剧团是因为演《孟姜女送寒衣》而出名。但《孟戏》在当地农民的眼中是神圣的宗族祭祀戏,剧中的蒙恬、王翦、白起三位将军被村民尊为本族的家神。所以,《孟戏》只能在每年的元宵前演出,演出范围也不能超越本村。南丰县文化局局长黄福平说:“虽然南丰傩舞成立了160多个傩班,每个傩班都有领导人、有活动规章,但它们的功能只是组织演出人员、开展排演活动、分配利益,却没有能力走向全国、全球的大文化市场。”东乡县的“江西文藻文化传播交流有限公司”是为罗汉灯走向市场专门成立的,可在那布满灰尘的办公室里,负责人李国安痛心地说,“公司成立以来,仅组织过罗汉灯表演艺术团赴台演出一次。目前,只能算是一个‘注册公司’、‘挂牌公司’”。
据调查,目前抚州的民间艺人平均年龄都在40岁左右,有的社团的平均年龄达60岁。一直以来,这些民间文化艺术得以保存,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信仰维系力。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年轻人的这种信仰逐渐淡化,不愿接过守护“活化石”的接力棒。广昌的孟戏剧团和东乡的罗汉灯演出艺术团,都是靠几位80多岁的老人苦苦地硬撑。他们担心,如果不尽快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这些民间文化艺术的“活化石”将真正地、彻底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