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改制为北京儿艺插上腾飞翅膀

2004-09-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丽萍 我有话说

北京儿艺改制后名气大了,剧目“火”了。走进仍在后圆恩寺胡同旧址的北京儿艺,听着排练场里传出的阵阵歌声,感觉这里不光是牌子变了――由北京儿童艺术院团变成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管理制度调动员工积极性

北京儿艺副总经理李晓云把这一

切都归功于改制。他说,实行股份制后的北京儿艺经济实力大增,20万元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优秀剧本,推出《迷宫》后三轮已演出47场,票房收入突破500万。改制给北京儿艺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李晓云感到,北京儿艺改制的成功,还在于他们在内部施行的改革和管理制度。他介绍,北京儿艺成立于1986年,曾创作演出过《雪童》、《想变蜜蜂的孩子》、《红领巾》等获奖之作,但事业单位的机制使它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然而将事业单位变成企业单位,带给人的冲击和震荡是不言而喻的。一开始,一些员工困惑、猜疑,被动地面对这一变化,很多人持观望态度,但政府给予了优惠的政策,针对员工所关心的退休、医疗等敏感问题给予了满意的安排,并全员聘任,打消了员工的顾虑。《迷宫》的成功,使员工们体会到新体制蕴含的机会和希望,他们由等待、徘徊到积极配合、介入、参与,剧院平静地渡过了改制这一关。

“这可不是简单地换块牌子的事。”谈起具体工作,李晓云仍是感喟颇多。就在记者到来之前,他刚刚与剧院一位一级演员谈完话。剧院改制后,打散了剧团原有的管理结构,按企业管理模式,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不可避免地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为了创造良好的艺术和管理氛围,他们先是组织员工到联想集团等现代企业参观,使老职工们在学习和亲身体验中逐步转变思想观念。继而,在剧院内举办“大学习”活动,即请原剧团的艺术家讲授艺术创作经验,为新同志补上艺术这一课;再请年轻人讲授新观念、新经验和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为老同志补充新知识。新老员工经过相互交流学习,增进了了解和沟通,消除了影响艺术创作和生产的人员摩擦和矛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之后,再以人为本,对所有的现职员工进行再培训,培训之后考核,两次考核不合格者将转岗。记者听到的歌声,即是剧院聘请的专家在进行声乐培训。“新体制的建立,给剧院带来了活力,也使员工有了积极性和紧迫感,这都为艺术生产的良性循环打下了基础。”说到这里,李晓云很是欣慰。

《迷宫》趟出市场运作新模式

北京儿艺改制后推出的第一部戏《迷宫》的成功,是新体制下的产物,是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成果,但更重要的是它探索出了一条市场运作的新模式。从创作来讲,过去搞儿童剧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奖,节目排出后主要依靠学校包场观看,较少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很少从市场的角度去创作。而《迷宫》却从构思到创作、研讨、排练、演出,无一不是从少年儿童的心理变化为依据,不断地从市场调查中修正剧作,避免了闭门造车。而改制又使北京儿艺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资源,为剧目服务,如邀请在相关领域内顶级的编、导、演加盟创作阵容,而且创作周期短,由竞标后确定的票务公司推销演出票,形成了良性循环,也趟出了北京儿艺的赢利模式。

此外,《迷宫》衍生产品的开发,形成儿童文化产业链,也使剧院尝到了甜头。李晓云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只知演出,不知开发,而《迷宫》则将剧目的策划、生产同衍生产品的设计、制作和销售通盘考虑,设计了包括T恤衫、橡胶玩具、吸管杯、钥匙链、贴画、扇子、《迷宫》小说、读本《小果冻今天懂事了》、迷宫棋、迷宫胶画、迷宫人物卡通帽和毛绒手偶等十多种产品。演出时在剧场发售这些小商品,不但取得了销售几十万元的佳绩,而且进一步扩大了剧目本身的知名度。目前北京儿艺正在寻求有生产能力的企业,维护和提升“迷宫”品牌,如成立“迷宫”公司,制作相关服装、玩具、饮料等产品。

针对记者提出的《迷宫》票价过高的问题,李晓云解释说,《迷宫》是按市场运作的,但它也推出了两场公益专场,请低保家庭儿童、残疾儿童、爱滋病毒感染儿童、服刑人员子女、部分少数民族儿童及宏志班学生免费看戏。“我们正准备设立盈之宝儿童艺术基金,以送戏下乡,让边远山区的孩子都能看上北京儿艺的节目。儿童剧有着公益性质,我们是不会放弃这一社会责任的。”但市场化与公益性的矛盾又使北京儿艺感到,应尽快出台配套措施,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继《迷宫》之后,今年下半年北京儿艺将创作一部现实题材的新儿童剧,争取在新年前后推出。北京儿艺以前的获奖剧目《红领巾》、《雪童》、《怪物的眼泪》等优秀剧作也将陆续复排,经重新包装后将以崭新面目再度推向市场,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