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重点回答十六大以后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胡锦涛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中央
这本书对于问题的回答,观点鲜明而又有理有据,思想深刻而又通俗易懂,逻辑严谨而又资料丰富,因而有较强的说服力。例如第三题讲科学发展观,作者不是从概念讲起,而是从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讲起,讲这本书怎样引起关于发展观问题的世界性大讨论,介绍了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先后形成的“发展=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的发展观”、“发展=合理+可持续的发展观”、“发展=以人为中心+社会综合发展的发展观”等,然后讲到我们党怎样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借鉴国际经验所形成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最后解疑释惑,澄清在科学发展观理解上的三个误区。这样,讲了来龙去脉,讲了理论内涵,又讲了认识误区,从历史、逻辑,正面、反面去讲,就把问题讲透了,使人很容易接受。
又如第六题讲如何理解要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实现的主要形式,作者首先介绍了资本主义国家股份制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它对于集中使用资本、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提高管理水平,以及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然后指明股份制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并且具体回顾了十三大、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关于股份制的有关论述,一直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这是党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指明了股份制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推动力,有利于国有资本流动重组、实现保值增值,有利于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最后,澄清了一些误解,指明股份制不等于公有制,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不等于所有公有制都要改成股份制,等等。这样讲,使人们对股份制的认识不仅有理论感,而且有历史感;对公有制与股份制的关系的认识,更加全面、辩证,易于弄清公有制与公有制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总之,以问题为中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本书的一大特点。理论研究,要着眼问题;理论宣传,也要着眼问题。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