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张思德》:弥补现实精神缺失

2004-09-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贾磊磊 我有话说

在电影市场化的情况下拍这样一部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的电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实际上看了这部影片以后我更多考虑的是它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我觉得它弥补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缺失的一种精神。很多情况下电影不是对现有东西的重复,而是把我们现在社会中很多缺失的东西做一种重建。

张思德是一个真人,是一

个确实存在过的真实人物,但是毛主席给张思德写的那篇文章和张思德留给我们的东西都是有限的。在真实的意义上,很难支撑起一部电影。克罗奇讲过:“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影片现在提供给我们的是我们当代人对那段历史的认识,它不是要简单还原过去的历史。实际上影片大量的情节是虚构的,如果我们寻找历史对应的东西它可能不存在,但是之所以我们不觉得虚假,因为实际上有很深层的原因是我们需要他。就是这种平实的领袖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和张思德这种品格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所以我们在判断这部电影的时候不会从真实的角度或者从客观的角度去寻找历史上是不是真有这回事,影片首先从感性上或者从艺术的感觉上打动观众。

实际上在整个影片的叙事进程中,张思德只有一段讲述自己为什么这样认真做事,在烧炭的时候他说“我当时参加革命只是为了吃饱肚子,吃饱肚子以后才想为了更多的人吃饱肚子”。这是很平实的一句话,但是实际上是对张思德整个行为动机的阐释。其实很多人当时参加革命实际上就是为了吃饱肚子,他吃不饱,在过去那种旧社会基本的生存受到威胁然后才出来参加革命,我觉得这都是很真实的,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让人信服的事情。

我觉得这部片子有两个最重要的场景:一个就是张思德的牺牲;再一个是毛主席的演讲。这实际上是锁定这部片子美学意义特别重要的两个核心场面。它提供了一种可能是趋于经典的表述空间。这是这个片子里面非常重要的两段。毛主席的演讲,非常精彩,将叙事推向了高潮,影像也随之从前半截的黑白变成了彩色,有一定的冲击力。但是由于我们在电影里看到太多的演讲,比如巴顿的演讲,《惊涛骇浪》里军长的演讲,当这样一种演讲的程序一旦又重新出现的时候,我们又特别容易拿它和过去影片中的演讲做对比。所以我觉得演讲如果能从影像上更突出张思德就更好了。事实上,张思德整个一生就是对“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非常好的注释。其实我非常希望能够看到张思德一生的一个回溯。比如他冲锋陷阵、他忘我工作、他烧炭、他奔跑……他为人民服务整个的一生能够对“为人民服务”做一个视觉化的阐释。但是现在给我们呈现的可能是更加突出毛泽东在这个影片当中核心的位置。并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说在这样一部以张思德命名的电影中,应当把张思德放在核心的地位来凸现他的精神。再一个就是张思德的死,我觉得张思德的死从视觉冲击力讲很够,因为前面有一定的铺垫,从小白开始修那个窑起就有伏笔,比如说他修得不是特别好,张思德帮他挖排水沟,然后这个窑因为下大雨最后塌了,从视觉上讲最后那场山洪一下来,整个的银幕非常有视觉冲击力。但是我们把自然灾害作为他去世的原因,对张思德这样一个人物来讲,是不是符合他的性格特点?在这一点上是不是一定要追求真实?如果从叙事的可能性来讲把他写成为别人而死的人,这样可能对张思德的牺牲就更有符合整个人物性格发展的依据在里面。当然张思德留给我们视觉的唯一一张照片是他在一个非常狭窄的窑洞的门口往外递烧好的炭,所以从这种意义来讲我们可能对张思德的牺牲应当有更符合自身性格逻辑的表现,可以更加弥补我们现实的精神缺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