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广东碧桂园学校迎来了107份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其中包括英国著名学府伦敦大学和巴斯大学。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因为时间问题,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众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尚未到达。这为建校十周年庆典更增添了几分喜气。
十年前的一片蔗基鱼塘今天已被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美丽校园,十年
如何办好民办教育?是不是有钱就可以搞好教育?碧桂园学校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5位教育界著名专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办教育
陶西平:基础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生长点有几个类型:一是公办教育参与,有名校品牌,借助名校的师资、校舍等资源,这些民办学校的实力是比较强的;二是靠自身的滚动发展成长起来,即由教育界人士创办的学校,不断积累、发展起来;三是企业兴办,借助教育界的力量,两相结合,各展所长,碧桂园学校就是这一类。我认为,碧桂园学校是民办教育事业很成功的探索。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碧桂园式的学校涌现出来,这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办教育,真正增加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发展。
邵宗杰:我国历来有民间办学的传统,至少从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就是如此。只在不同时期民间所办学校的叫法有不同而已。数千年的中华学校教育的发展史,一向是私学和官学平行发展并互相补充地走过来的,而且一直实行“教(学校教育)教(宗教)分离”,这些都可说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历史传统。
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虽然多次重申在基础教育中应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但因种种原因,“两条腿”变得一长一短、一粗壮一细弱,除了农村集体和厂矿企业办学以外,其他私立学校在多数省市曾经一度绝迹。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在当时的改革开放前沿的珠江三角洲,首开风气之先,涌现了一批在运营机制上完全新型的民办学校,也和过去的私立学校有很大区别,碧桂园学校当是其中佼佼者之一。
吕型伟:改革开放以后,民营企业的兴起,似乎比较顺利,而民办教育就没有这么幸运。从兴起到发展,可以说是曲折多多。
首先是理念上没有被马上接受。认为民办就是私立,私者,资者也,教育是上层建筑,性质必须是社会主义,怎么可以搞资本主义呢?其次,中国还没有出现像西方那种大资本家,能够无偿投资办学,所以必须通过向学生收费,以逐步回收投入的资金,而且还没有足够的经费保证学校的运作。所以适当的高收费是难以避免的,这就决定了那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群,才有条件进此类学校。于是第二顶帽子也就很容易地扣在了头上:“贵族学校”。殊不知真正决定学校性质的在于教育方针、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这才是学校姓资还是姓社的分界线。
让教育家来办教育
吕型伟:建校舍、添设备等物质设施,只要有一定的投资就可以兴办起来,甚至可以建得富丽堂皇,超过一般的公立学校。但学校不是宾馆,真要办好学校还得有一位好校长、一批好教师。这就会发生投资方与校方权责利的矛盾。凡此种种,都是我国民办教育创办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也就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民办学校站住了,办好了,发展了,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也有一些民办学校,却“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没有站住。或虽然也站着,但社会声誉不佳,究其原因大多由于投资方开始时就动机不纯,办起来之后又急功近利,特别是没能放心让学校按教育规律办学,干预太多,因而导致不太成功。
碧桂园学校则属于后者。从建校开始,就慧眼选择了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景山学校为办学伙伴,而且始终合作得很好,校长有责有权,实行科学管理,建成了一支很好的教师队伍,拓展国际合作,从而使学校越办越兴旺。
陶西平:办好民办学校,必须具备几个条件,特别是学校应拥有较多的办学自主权,以形成区别于公办学校的办学特色。碧桂园学校的资金以企业投入为主,保证了办学条件高起点,它的校舍、教学设施都是比较好的,有些设施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同时,碧桂园学校充分开拓教育资源,吸引了一批有教育思想、教学经验的专家、教师,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骨干教师队伍,使学校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特别是,碧桂园学校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这表现在:它有自己校本的课程体系。“校本的课程体系”与“校本课程体系”不一样,“校本的课程体系”是在国家教学标准要求下,完全由学校自己创建的。碧桂园学校有基础学科课程、综合能力课程和个性特长课程,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我们特别鼓励社会投入的民办教育方式,也就是碧桂园学校的这种方式。当然,并不是有钱就可以办好教育,有钱办不成的很多。碧桂园的特点是企业家投入,教育家办学,形成了比较好的结构。这种类型的学校中,往往企业家干预办学过多,碧桂园学校形成了协调的关系,对教育家,既请得来,又能让他们放开手办学,这是一条宝贵的经验。
邵宗杰:碧桂园学校办学十年,成绩骄人,享誉省内外,而且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最为宝贵的,是高度重视课程改革和构建自己的“碧桂园课程体系”的经验。
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工作很多,但最基本的是要解决好两件事:一是教师在教什么和学生在学什么,另一件是教师始何在教、学生如何在学的问题。从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所出台的加强教育工作的种种措施,到学校自身所进行的种种改革,无不是环绕着这两个问题,无不为了解决好这两个问题。而这两者相比较,无论对于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思想政治方向的确保,以及教学、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等,前者又比后者具有更重要、更具关键和决定的意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教什么和学什么”决定着“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虽然后者对前者也有积极的影响和反作用。
何谓“教什么和学什么”问题?说白了就是课程问题。
长期以来,在教育界似乎形成了那么一种观念和习惯:学校乃至省、地、县各级教育部门,不必去关心和研究“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这是“等因奉此”只要、也只能传传抄抄的事,把自己的任务只局限于关心、研究“如何教和如何学”的范围。碧桂园学校以令人钦佩的勇气和决心,从学校开创之日起就抓住“课程的改革、创新”这个中心环节进行攻坚,而且一直紧紧抓住,一天也不曾放松。他们在广泛学习吸取兄弟学校和国内外课改经验的基础上,从时代的特点、社会的需要、本校学生的状况、学校的现实条件等出发,十年磨剑,初步构建起自己的“碧桂园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效果,这是很了不起的成果。虽然它尚需不断完善,由其所提供的经验也是十分宝贵的。
民办教育更要保证质量
游铭钧:我认为,这个学校的英语教学很有特点。
碧桂园学校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英语教学,并形成幼儿园、小学、中学一贯制。这是外语教学十分重要的措施。据说人的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在10岁以前,这个时期的儿童有天赋的语言学习能力,能够轻松地掌握各种语言。过了这个时期,这种天赋能力就消失了。因此,在早期阶段,在掌握好自己的母语的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教学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并采取了许多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措施。
碧桂园学校在早期阶段遵循母语的学习规律进行英语教学。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是先进行大量听说,特别是要大量听,然后再学说。在实际的听说训练中,了解每个语言的含义。在关键期内要进行口头语言的教学,培养儿童的听、说能力。能够初步地掌握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笔头语言的学习,搞读写训练,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非语言学科试验用英语教学。
碧桂园学校在早期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创设英语教学环境,设计生动、活泼的语言交际过程,组织学生自主地进行英语交际实践活动。学校也为营造英语教学环境创造了很多条件,如建立了藏书12000万册的英语图书馆,开设英语网站,开通校园英语广播和英语闭路电视节目。并高薪聘请了外籍英语教师22人。
陶西平:民办教育置身于市场竞争中,要有高的质量保证。碧桂园学校在服务意识、市场竞争意识、保证学生持续发展等方面都作得很好。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甚至还带动了当地的房地产发展。因为有了这样一所质量好的学校,当地的房地产业发展很快。
现在民办教育发展很不平衡,思路不清晰、条件不完善、师资弱等问题是存在的,甚至是普遍存在。我认为,民办学校更要讲质量,要高质量才行。
贺鸿琛:碧桂园的教改实践,走出了一条与时俱进的创新之路,实现了“保证基础,发展个性,服务社会”的教育模式。
学校创办者提出,“要把碧桂园学校建成现代经济大潮中的‘黄埔军校’”,要“培养21世纪的成功人士”和“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树立光辉典范”,为碧桂园学校确立了具有时代精神和先进教育理念的办学宗旨。
今天的民办学校,不同于解放前和国外的私立学校,也不同于现在的公立学校。有它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必须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新路。
碧桂园学校抓准了改革的突破口――课程改革,这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标志。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就必须开设什么样的课。
民办教育要志存高远
陶西平:碧桂园学校的国际化也非常引人注目。这个学校非常重视语言教学,从幼儿园到高中,英语教学一直保持着高水平。他们注重与国际衔接,在高中试行IB课程,也就是给学生发国际文凭,这在国内目前还比较少见。国际文凭是国际文凭组织颁发的、多国著名学校都承认的文凭,北京的汇佳学校、广东的碧桂园学校是实行IB课程比较成功的学校。
贺鸿琛:在课程改革上,碧桂园学校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改革单一的学科课程体系,逐渐形成了具有碧桂园特色的课程体系,这就是基础学科课程、综合能力课程和个性特长课程。这就使“保证基础、发展个性、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具体化,落到实处;也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一步。第二步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强教育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这对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变班级集体化学习的局限性,促进学习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都具有划时代的作用。第三步是正在进行的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改革试验。这是使课程教材碧桂园化、个性化关键的一步,是最终实现碧桂园办学宗旨和办学思想的实质性一步。国家课程标准是面向全国的,因此,很难照顾到各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国家课程校本化则有利于充分开发学校的教育资源,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最终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碧桂园学校课程改革三步走的过程,是课程改革一步一步深化的过程,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的过程。
应该特别重视的是,强化信息技术和营造英语环境,抓住了课程改革的牛鼻子,因而带动和促进了其它学科的改革与发展。教育部规定,从2001年起,5至10年内全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以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碧桂园学校在这两个方面则是起步早、起点高、发展快,大大超过了教育部的要求。可以这样看,信息技术是走向现代化的“入场券”,而学好英语则是走向世界的“通行证”。这两者又是成为21世纪成功人士和现代化人才的必备条件,是面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必然要求。
碧桂园学校是一个大熔炉,是一所不挂牌子的“师范大学”,培养和锻炼了一支年富力强、勇挑重担、锐意改革的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队伍。这是新时期办好民办学校的基本依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