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家发现罕见早期海生爬行动物化石

2004-09-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王光荣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9月23日电24日出版的国际著名科学刊物《科学》刊发了我国科学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淳博士等人的研究成果,他们在我国贵州省的中三叠纪地层中发现了一种罕见的早期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科学家把这一动物取名为东方恐头龙,它的颈部长度超过1.7米,而躯干部分还不到1米。这种具有超长颈部的

动物属于一个被称为原龙类的原始爬行动物类群。

此前世界上发现的绝大部分原龙类是陆生动物,以及个别有争议的水生种类。此次贵州发现的东方恐头龙,是一种完全海生的爬行动物。李淳博士和美国FIELD博物馆的OlivierRieppel以及芝加哥大学的动物学家MichaelC.LaBarbera联合署名的这篇论文认为,东方恐头龙虽然和欧洲阿尔卑斯地区发现的长颈龙一样,具有超过身体全长之半的罕见长颈,但是它们却分别属于原龙类中两个不同的支系,它们的长脖子是通过不同的演化机制分别发展出来的。

李淳介绍说,由于颈部长得几乎与身体不成比例,因此长颈龙在欧洲被发现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这种动物的脖子到底如何运动就成为古生物学领域争论的热点,也是一个著名的难题,被称为“生物机械学的噩梦”,至今没有定论。

此次科学家们根据我国发现的标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假说:认为东方恐头龙的颈椎结构表明其整个颈部难以灵活运动,这种体长超过3米的海洋爬行动物通过颈椎两侧细长的肋骨与某些肌肉的巧妙配合来捕食鱼类,其颈部长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头部与躯干之间的距离,借以隐蔽自身,提高捕食效率。

据了解,在此之前,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小组已经在贵州西南部以及云南的一些地区进行了长达5年的野外发掘和研究工作,采集并发表了一大批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其中很多重要的门类都是在我国以至亚洲的首次发现。这些化石不仅对古生物研究本身具有重要意义,还进一步揭示出2亿多年以前我国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古地理关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