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23日电 日本收藏家太田博史今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将他收藏的250枚秦代封泥捐赠给南京艺兰斋美术馆,为研究2000年前的秦代官制、行政地理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据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孙慰祖介绍,封泥是古代用胶质粘土封缄于竹木简牍文书、进贡物品的包装之上,然后在封缄之粘土上盖上印章的遗存。由于
据专家鉴定,这批捐赠的封泥出土于陕西西安相家巷遗址。相家巷封泥是中国古代封泥最集中的一次发现,这里出土的封泥涉及的官名多,有不少在史籍上也不见记载。由于其中中央官署、职官比例很高,专家因此推断相家巷一带可能是秦时官署所在地。
据介绍,此次赠由艺兰斋收藏的秦代封泥中出现的未见于文献记载的官名达几十种。出现的“尚佩”、“尚惟”、“尚卧”、“尚浴”等字样都是典籍记载未见或者名目不同的。孙慰祖认为,这批封泥的文字多而且比较完整,所涵的职官在相家巷封泥中具有代表性,品目较多,有若干职官也是此前各家藏品中没有的。印文中有中央官印100多种,丞相之印、郡县官印20多种,特设官6种。封泥中前所未见的“郎中左田”“郎中西田”证明了秦时郎中令有管理公田之责。“造工”“铁兵工丞”“弩弓室”等封泥表明秦代工官系统复杂而且分工专门。“高栎苑丞”“橘府”“南郡府印”“蜀大府丞”等封泥都是此前未见的新品。
收藏家太田博史说,这批秦封泥对中国文化有着重大的象征意义,而在日本,它是断根的,没有传承,因此让它们回到故国是最好的结局。
接受捐赠的艺兰斋美术馆收藏有元明清字画近3000件,其中有“明四家”“清四僧”“扬州八怪”“金陵八家”等名家珍品。
图为新华社记者汪永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