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设施建设高歌猛进――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特别报道③

2004-09-2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特邀嘉宾王能宪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副院长
李建军文化部计财司综合统计处处长

专栏记者谌强

缘起

共和国成立55年来,文化事业建设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在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经过半个世纪筚路蓝缕的开拓、云蒸霞蔚的发展之后,文化事业近五年来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其中,以即将竣工的国家大剧院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设施的建设,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文化事业高歌猛进的一个象征。

文化设施建设生动体现社会进步

记者:我们注意到,近五年来我国文化设施建设的增长速度比前些年有了较为明显的加快,甚至国人梦想了几十年的国家大剧院转眼之间已经变成了现实,全国各地文化设施建设的景象也同样喜人。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这五年是我国文化设施建设的一个黄金时期?

王能宪:的确,这五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设施建设投入最多、增长最快、质量最高的发展时期,应该说是一个黄金时期。这些辉煌成绩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所取得的。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有计划地建成国家博物馆、国家大剧院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这两项具体的文化设施建设写进了党的重要文件,这在我们党的历史和共和国的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现在,国家大剧院即将建成,到明年的国庆节就可以上演节目了。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的投资已经确定,正在规划设计之中。中国美术馆的改扩建工程去年早些时候已经完成,以崭新的风貌迎来众多参观者。这些都是五年来我国文化设施建设的代表,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繁荣兴旺的标志。

应该说,文化设施建设往往是一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表征。我国的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天坛、孔庙等,也都属于当时的文化设施,这些被费孝通先生称之为“物化了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明的象征。今天,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能够体现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政治昌明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文化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是时代进步的必然。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世界发展的潮流,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特别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事业是社会事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发展文化事业,建好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和应尽义务,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应当像人人享有义务教育、人人享有初级医疗保健一样,确保公民人人享有基本的文化生活。为了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必须下大力气搞好各级各类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是基层图书馆、文化馆和文化站的建设。

文化设施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文艺繁荣的载体。文化建设既要保障公民从事文化创造和享受文化生活的权利,又要保证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这两方面都离不开必要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等不仅是保存民族文化遗产和当代文化创造精粹的机构,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不可或缺的途径。剧院、影院、书店等更是广大群众直接从事文化消费和文化享受的场所,同时也是文艺工作者和作家艺术家从事文化创造的舞台。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既为大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也是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阵地。可见,文化设施建设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负有多么重要的使命。

国家重点带动各地“文化地标”建设

记者:有一个十分令人高兴的景象,不仅国家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而且全国各地也加快了代表当地文化风貌的标志性大型文化建筑以及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国家重点文化设施是一个国家文化事业建设发展的标志,各地文化设施也正在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国家重点和各地“文化地标”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李建军:应该说,国家加大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的投入,对全国各地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是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引导作用的。在这五年间,国家加大了对中央重点文化项目建设的投资力度,投资和建设规模都进入了历史最好水平。国家通过对国家大剧院、中国美术馆改扩建工程、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中国数字图书馆)、国家博物馆新馆、故宫大修、国家话剧院、中央歌剧院、西藏布达拉宫等三大寺庙维修等工程投入的导向政策,引导地方加大对当地文化建设的投入。全国各地呈现出文化设施建设投入最多、设施面积增幅最大、设施改造建设最快的鲜明特点。

与此同时,各地省会城市和大城市继续建设代表当地文化风貌的标志性大型文化建筑。北京市重点文化设施首都图书馆、首都博物馆、北京天文馆、电影博物馆、奥林匹克公园等一批项目已基本建成或正在建设中。

上海的文化设施与城市的建设得到同步发展,大型文化设施建设总投入11.1亿元,建筑面积15.97万平方米,已建成上海市博物馆等。浙江省以承办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投资规模和建设规模不仅在全国居领先地位,也是浙江省历史上文化设施建设的最好时期。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成都、西安等全国大中城市的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建设,不仅发挥了大中城市文化中心的辐射作用,还提高了城市文化设施建设的品位,特别是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文化设施,已逐渐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文化品牌。北京海淀剧院、山西省博物馆、辽宁省艺术中心、黑龙江省图书馆、浙江美术馆、杭州剧院、福建省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美术馆、山东省图书馆、湖南大剧院、深圳音乐厅、云南省图书馆、江苏大剧院、南京图书馆、苏州市博物馆、河南省艺术中心、四川省自贡恐龙博物馆等,都是投资亿元以上的大型文化设施项目。

同时,全国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是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从2002年到2005年,国家加大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每年安排1.2亿元补助投资,用于新建县级图书馆282个、文化馆338个,改建、扩建300平方米以下的县级图书馆176个、文化馆163个。经过4年的建设,基本实现全国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目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