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法国以静制动

2004-10-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巴黎记者 何农 我有话说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法国,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的态度举足轻重。就法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而言,就法国外交纵横捭阖的传统而言,法国在这个问题上的考量,又与其他国家有不同之处。

法国的有关立场

首先,先来看看法国的有关立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外交官曾经对

记者说,法国有人认为,如果在联合国安理会现有15名成员的基础上,仅仅加上5、6个新成员,也许并不能解决现大多数成员国要求改革的问题。而且,在如何增加这几个新成员国的问题上,要考虑地域因素,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也要各占一定比例。

因此,法国的态度是,应在联合国安理会现有15名成员的基础上,加上8、9个新成员,即使安理会成员总数达到23、24名。新增加的成员国中一半可作为常任理事国,另一半作为非常任理事国。这样,常任理事国数目可达到9个左右。之所以这样考虑,是由于以下原因:(1)联合国安理会成员数目的变化不可能是经常性的,所以在改革之前应尽量考虑得长远、周到,尽量“一步到位”,否则宁可先把这个问题搁置。(2)如果增加的数量相对较多,发达国家占两个名额之后,发展中国家还可以有6、7个。(3)新增加的成员国的数量也就是这样的规模,再多就无法想象,若安理会成员国数目超过30名,那就什么决议也别想作出了。(4)常任理事国数量的增加是必要的,因为要考虑原“五常”与联合国其他成员的关系。“五常”自联合国创建始,即享有常任理事国的特权,如果实行安理会成员总的数目增加、而常任理事国数量不变的改革,无法令其他联合国成员信服,是不妥的。常任与非常任数量对比上也不合适。

法国还认为,非洲、中东国家在新增加的常任理事国中,至少占有一席之地是适合的。

法国的出发点

法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影响是有比较大的。特别是在2003年美英对伊开战、推翻萨达姆政权前后,法国带头坚决反对美英的立场,在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中东阿拉伯国家中赢得了一片赞扬。一时间,法国俨然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利益的代言人。另外,法国在中东问题上,一直有非常独特的影响。法国在非洲特别是北非、西非的利益,由于传统的原因,就更多一些,影响也更大一些。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南亚,甚至在拉丁美洲,法国也从来不甘寂寞。

在德国向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进军的路上,一直有人认为,法国应该是反对的,至少内心是反对的。现在看来,这种反对的可能性正在减少,甚至有可能完全丧失。首先,德国在反省二战历史、正确面对历史的问题上,解决得比较好,赢得了世人的尊重、改善了道义上的劣势;也赢得了大多数法国人的原谅和尊重。其次,在国际政治、经济中,德国的分量有目共睹,德国参与国际社会生活的程度也较深,“负责任”的形象相对比较正面。从这点来说,法国若坚持强硬的“反对”德国出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立场,有点不合时宜。第三,更重要的是,随着欧盟政治、经济融合的程度升高、速度加快,作为“火车头”的德法两国,在几乎所有的国际问题和绝大部分地区问题上,有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和近似立场。所以,至少从短期来看,德国成为常任理事国,并不会影响法国的根本利益。

分析人士认为,在上述地区现有的常任理事国候选国问题上,笼统地说,法国持比较明确的支持立场。当然,法国希望自己传统的盟国、宗属国能有机会名列其中,但现在看来希望不大。

在日本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上,有迹象表明,法国正在努力将其作为一张“牌”来打。这张牌对法国在亚洲的利益和影响至关重要,对法国与亚洲诸强的关系意义也很大。

法国主张联合国应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譬如,在单独动用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一事上,法国就非常谨慎。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的历史上,法国是继中国之后,第二个最少使用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法国上一次动用否决权,是15年以前。

总体来说,法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上,相对比较超脱,立场不那么激烈、绝对,颇有点以静制动、静观其变的味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