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认同

2004-10-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忠 我有话说

城市认同是城市存在与发展的文化根基、精神支柱。城市人员对城市的文化认同程度对于城市秩序的形成、城市形象的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马克思认为,“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都随之改变。”城市化与社会变迁

辩证互动。在这种互动中,我国城市化中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矛盾。第一,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能否规范有序地实现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将从“社会关系格局”上决定城市化的质量。第二,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能否切实缩小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城市化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将从“社会空间格局”上决定中国城市化的质量。第三,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矛盾。能否处理好传统生活习俗与现代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互动中的继承、批判与创新的关系,将从“社会心理格局”上决定中国城市化的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阶层分化趋势明显、社会心理问题增多、社会安全风险加大等。城市认同的不明确、不自觉,是导致诸多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问题不断产生的重要原因。城市认同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已经面临、必须正视的重大问题。

我国城市认同问题突出表现为“新旧城市人”的关系协调问题。对原有城市人口而言,从文化、心理上接受新增城市人,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接受城市“新人”,与新城市人群平等交往、和谐相处,无疑会经历一个文化磨合、心理调适过程。对大量新增城市人口而言,融入城市,面临着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农业文化认同,向以新型生产方式为基础,以新型交往方式为纽带的现代文化认同的转换。新、旧城市人能否互相吸收对方美德,克服自身不足,在共同生产、生活交往中建构新的城市精神,形成新的城市文化认同,对城市秩序与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

我国城市认同问题也具体表现为社会普遍交往背景下,不同地域城市人之间的文化、心理碰撞。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不同区域、不同习俗、文化背景的城市人之间的交往不断扩大。这种交往不仅是个物质、利益的交换过程,也是一个新的游戏规则、新的交往文化在碰撞、磨合中产生的过程。能否形成包含宽容、开放精神的新城市认同,对区域交往与区域共同发展起到重大制约作用。

对个人而言,新的文化认同的形成意味着文化身份的转换;对城市发展而言,新的文化认同的形成则意味着对社会冲突心理基础的消解,社会秩序的社会心理建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发展中的永恒张力,“市民与城市”的关系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体现,而城市认同是协调城市发展场域中个人与社会之间张力,形成社会发展合力的文化原点。

对社会发展而言,社会成员对社会共同体的存在价值、发展目标的共识,即文化认同的形成,无疑是任何一个社会存在、发展的精神基础;对城市化而言,能否形成城市成员对城市的文化认同,无疑也将从文化支撑的意义上决定一个城市的存在样态与发展潜力。城市化的推进,不仅意味着城市空间的拓展、城市经济总量的增长、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更意味着深刻的文化转换,意味着新型城市文化、城市认同的建构。在推进城市化的背景下,如何建构城市认同,如何将城市中的自然松散的个体组织、整合为有为、有序的市民,如何唤起人们对其生存与工作的城市的责任意识、公共意识、依恋感、归属感,越来越成为关系城市发展未来的重大课题。

城市认同是城市公共生活的主体性依据,城市秩序的社会心理基础,城市整合的文化可能。

从社会存在论看,城市认同是市民对城市与个人、城市与组织、城市与社会等城市社会关系、社会存在的集中反映、观念凝结。城市认同的实体对象是城市社会关系、社会存在;城市社会关系的发展水平、历史转换,从本体论上决定城市认同的水平与转换;紧密型社会关系产生整合度高的城市认同,松散性社会关系决定整合性弱的城市认同。

从社会认识论看,作为一种社会共同意志、城市共同知识、社会文化心理,城市认同是城市人员对特定城市的心理依恋感、文化归属感。城市认同既表现为一种社会心理,即人们对作为一个城市市民所具有的自豪感,对自身城市发展所具有的信心;也表现为一种社会理论、城市公共理性,即为市民自觉遵守、共同维护的城市精神、城市规则、城市文化。对不同城市而言,其城市认同的内容、特点,因其历史文化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市民综合素质的差异而互有不同。不同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提炼、完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城市文化认同。

从社会行为论看,作为一种“反思的城市性”,城市认同是人们对城市性、城市本质的观念反思、行为融入。城市性也就是城市特质、城市本质、城市价值;城市具有不同于乡村的独特生活方式、文化气质,城市的诸多特有价值构成城市性。城市认同正是对城市独特价值、特有生活方式、文化气质的体悟、反思、模仿、内化。城市认同水平以融入城市生活,形成符合城市存在结构、节奏的生活习俗、行为习惯为重要标志。对城市的深层认同,是对合理城市生活的融入。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认同,城市认同具有开放性、整体性、知识性、规则性、行动性等特点。城市认同对城市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整合与建构。城市认同是一个城市具有整体性、组织性的重要标志。合理城市认同的形成对整合城市人力资源,提高城市发展效率,解决诸多城市问题具有重大作用。市场经济背景下,城市发展既需要有个体意识、利益意识,更需要有整体意识、责任意识。城市认同的重要导向是建构整体意识、公共意识、组织意识,倡导以诚信、责任、宽容为时代内容的城市精神。人们公共理性、社会理性的完善,无疑对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市民与农民、城市与个人、市场与城市等多重矛盾,保持效率与公平、个人与社会间的合理张力具有重要整合价值。

第二,规范与秩序。秩序是社会发展的保障,没有秩序的城市是发展不可持续的城市。城市认同的重要目的、实践导向是提高市民的组织化程度,建构良好的城市秩序。市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城市流民、城市边缘人群的减少,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构良好城市秩序的社会组织基础;而市民对城市价值、规则的自觉认同,则将为城市秩序提供根本社会心理基础;同时,城市认同的建构,对市民组织程度的提高,交往合理化的推进,也将有利于减轻、克服情感孤独、人情冷漠等现代城市心理病。

第三,知识价值与文化资本。知识经济背景下,共同知识、共同价值对社会有序发展的基础作用日益增强。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对城市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作用也日益明显。人们城市认同感的增强,市民共同城市发展理念的形成,对城市游戏规则的共同自觉遵守,对化解城市交往风险、降低城市运行成本、提高城市发展效率、促进城市公平程度,都具有重要作用。城市认同是城市发展的价值资源、文化资本。

城市认同建设不是一个自发的契约形成过程,而是一个自觉的实践建构过程。在城市认同建设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第一,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关系。一方面,共同意志是城市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认同建设追求共同性,要求人们具有共同知识、共同意志,否则就没有自觉的共同行动;另一方面,个体的权利、活力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动力,城市认同建设又必须兼顾私人性,城市认同在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并不取消个人权利,且以个体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为重要建构基础。能否科学处理城市共同性与生活私人性的关系,保持个人与社会互动中的合理张力,直接制约着城市认同建设的效果。

第二,社会文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认同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城市文化行动。其综合性不仅表现在需要精神、文化领域进行综合创新,更体现在城市文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互动上。物质生产的发展、生产方式的转换、经济基础的提升,是城市认同建设的社会本体论前提。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从现实条件出发建构是城市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第三,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的关系。如果说经济基础是城市文化认同的物质基础,制度是城市认同建设的规则保障,那么,单位、社区、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则是城市认识的机构载体。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操作论保障。具体而言,建构城市认同需要做好几下工作:完善城市发展制度,将城市认同目标、内容、手段等以规则的形式明晰化、合法化;开展建设学习型城市、知识城市、诚信城市、宽容城市、责任城市等活动;大力发展社区及各类社会组织,提高市民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使所有市民都能归属于一定的“物理、心理社区”;消除、减少城市组织盲点、城市边缘人群。以城市制度、组织建设促进社会关系的合理化,是将城市认同落到实处的可操作实践路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