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进归国专家“部落”

2004-10-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徐卓人 我有话说

那年,走出国门去求学当我创作完长篇纪实文学《归国专家部落》(作家出版社出版)时,心中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卓越品格和高尚精神深深地感动。他们都是在上世纪七、八、九十年代离开祖国的,带着依稀朦胧的一种憧憬,带着父老乡亲的一种期盼,带着研究领域的一种向往,远涉重洋。走的时候,他们有不同的境遇和不同

的机遇,但其血性和热忱、心境和情绪有着惊人的一致,不是想象的那种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更不是小资情调的罗曼蒂克,他们走得都有点沉默,有点低调,甚至都有点孤单,只是心中却是翻腾如波涛般的激情。

曾经怀揣274美元飞往美国的王振明将自己的出国历程称为是“冒险的历程”。1987年,出国对于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王振明来说简直是“蜀道之难”,然而求学的热望、美好前景的期盼给了他无比的动力,虽然身无分文、甚至负债,仍然克服重重壁垒走上了出国路,如今创下数千万元资产的他谈起当年的艰辛是无尽的自豪。

1987年,茅联群获得了法国国家抗肿瘤中心提供的奖学金,赴法深造,攻读蒙贝利埃医学院医学博士。初到法国的茅联群是孤独的,头天晚上没有赶到学院,而又无钱住宿,最终在一个仓库住下,以报纸为被褥,感受到的是身居异国他乡无尽的凄凉。而今身为法国捷安集团驻华机构首席代表兼总经理的他,仍然难忘那一孤独的夜晚。

精神,已经皈依了科学当年走出去的求学者,没有忘记祖国的期待,身在异国的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歌曲,在科学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名字也因此鲜明地刻在了异国的国土上。

张学光1986年走出国门,他在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领域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系统阐明了一些生物调节因子对人类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扩增和调节的效应机制,使他所在的实验室成为世界上首次运用抗白细胞介素6单克隆抗体治疗晚期多发性骨髓病人的发源地;他还在法国成功地建立了人白细胞介素6依赖性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这种建株的方法学和成功率都具独创性,因此它们均以他的名字“学光”命名,被法国国家细胞库鉴定并登录。从此,在分子免疫前沿领域,出现了中国人的印记。

回归,为此必须作出抉择目前,随着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祖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观念、思维都更加地开放。然而,要真正使自己强大,必须要有自己的科技,有自己的人才,有自己创造的价值。而此时,远离故土的国人在他乡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难以割舍的是深深的报国情。

张思福,1989年赴英国留学,先后进入曼彻斯特大学、KEELE大学。作为生物工程学的博士,他在KEELE大学14年间发明过多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给予血液相容性与兼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而今,当他看到中国的几个大城市,在全球环境污染中,始终处在前几名的地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呈现了历史的最高纪录,强烈的呼声和重大的报道从大气污染、汽车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等诸多领域发出。环保,有关祖国的一个重大命题,属于世界性的一个共同课题,张思福心动不已,带着这一抱负,他选择了回国。

而袁建栋、黄劲等人更是在“小我”与“大我”间的选择上,选择后者,毅然回国,为发展祖国的高科技产业贡献一份力量。

理想,心中不落的太阳有一种共性叫做理想,有一种色彩叫做太阳,这便是归国专家这个群体在意象上的最好诠释。心态像阳光,心情如绿阴,艰难困苦历久弥馨,都成为肥料成为营养土。只为了一种信念,为了一种追求,为了一种境界。

1999年,当我们面对“精简指令集微控制器的指令定义方案”和“CPU或MCU的数据相关判别及选择传递电路”两项专利时,却没有自己的“芯片”的尴尬境地时,这两项专利的拥有者谢卫国发愤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国外学成之后,潜心研究,终于“中国芯”诞生了。

在日本留学并供职于PASCO公司的朴成元、符立伟看到祖国的发展以及长久的那份思乡情,他们选择了回国创业,不久中国的PASCO成立了。而作为从事能源研究的归国博士丁屹看到耐克鞋在国内生产和在国外销售的悬殊差距,感慨中国企业不能一直靠做加工和靠对环境的损害来缓慢发展,不久他的“苏州宾特电源有限公司”实现了他的诺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