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0月18日电今天从刚刚闭幕的第2届中国极地科学国际研讨会上了解到,我国开展极地考察20年来成绩斐然,几代科学家在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里开展的一系列极地考察活动,获得了大批极其宝贵的数据、资料和样品,目前我国的陨石拥有量已跃居世界第3位。
我国南极考察队1984年首次进入南极。20年来,我国极地
考察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在南极,国家海洋局已连续组织了20次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考察,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在北极,已组织了两次北极考察,并建立了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这些科考工作取得了许多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地质研究方面,进一步深入了对东南极地壳演化的认识,考察队还采集了4000多块陨石标本,使我国的陨石拥有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跻身世界陨石大国行列,为研究宇宙、天体运动和火星生命等取得了珍贵的资料和物证。在冰川研究方面,开拓了埃默里冰架与海洋相互作用这一新领域,使冰川学研究更广泛地与国际前沿研究相结合。在日地空间环境研究方面,发现并证明了午后极光等一批重要现象。在南极近现代环境演化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地球化学标型元素,组合研究南极千年尺度的重要生物种群演化的新方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此外,我国科学家还在气候研究、地震观测、南大洋物理海洋考察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