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学校德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肩负重担,责任重大。特别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高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面对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
德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也给德育工作明确了方向。德育绝不是用一个模具来统一塑造所有的人,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不是采取约束人的方法来谋求一时的效果,而是构建学生共同的精神支柱,又让其丰富生动的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全面提升其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和谐发展。
学校德育,首先应该给人以真理和真知。德是在求真知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也好,道德规范也罢,都是适应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建立起来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由道德认知开始,经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作用,促成道德行为的综合过程。因此,“知”为“行”之始。“知”,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理论、原则、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包括道德概念的形成、道德经验的积累、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从理论上讲,“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教育是学校德育的灵魂、核心和基础,是帮助学生构建精神支柱、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主渠道和主要阵地。我们追求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做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问题在于,“两课”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如何适应变化的形势,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解惑释疑,入脑入心,增强说服力、影响力。
毋庸讳言,我们的“两课”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确有脱离实际甚至远离实际的倾向。而今,不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理论教育上,讲不清楚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和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之关系,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融会贯通起来,没有下功夫面对“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深层次的问题,没有把不能丢掉“老祖宗”,又要开拓“新境界”辩证统一起来,有的甚至在津津乐道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何美妙,或温情脉脉地回忆过去怎么纯真中丢掉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最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而对丰富生动的实践不了解,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作不出科学分析,对受教育者身心特点和思想状况不把握,对热点难点重点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回答,留恋和拘泥于过时的理论,总在片面、偏激和概念中重复老套的思维,讲不出真理的光辉。其实,“两课”的本质是理论课,具有政治说服功能。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理论和实践统一之精华,它的理论的含金量是其他专业课所不能简单类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所强调的内容,也是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的总结。关键在于,要让这真理、真知以逻辑的力量激起学生的理论求知兴趣,找准其和学生思想实际、成长进步的结合点,才能真正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和立身做人的基本准则,使他们在真信、真懂、真用中成才。
德育应充满良知和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人们的行为不仅受思想认识的支配,也受感情的驱使。德育从广义讲,还包括心理教育和情感教育。道德情感是一种情绪体验,它通过爱憎、好恶等心理感受形式,来表明对道德现象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情感教育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关心基础上的爱,它使受教育者自我内化,把道德视为内心的需要。情感教育是一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如爱国主义的情感使鲁迅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就拿起笔做匕首投枪,弃医从文,开始了对道德理想的不懈追求。现代教育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民主教育,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言人,双方互动共同组成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心灵撞击、情感交融和呼应的过程。情感交融和呼应,离不开平等、真诚、相互尊重和关爱。只有借助于情感的能动和催化,受教育者才会愉快主动地接受教育。因此,真诚和关爱永远是道德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我们要尊重青少年的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尊重他们的差异和个性,尊重他们的身心特点,做到关心而不代替、爱护而不包办、保护而不束缚,才能把握其成长规律。
社会转型时期,是一个资源和机会不断进行再分配的过程,必然引发各种新的矛盾和冲突,城乡差别、贫富差距等问题反映在人们的心理上,必然会带来激烈的震荡和失衡。青少年正处于青春人格重组期,其身心自我矛盾加剧,又面临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等因素的困扰,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尤其是独生子女面临着我们实际上的应试教育,分数不但是“指挥棒”,同时也棒打了学生的个性、爱好和兴趣,挤压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空间。在近乎残酷的升学竞争中,学生承载了太多老师和家长的期望,也承受着社会转嫁在他们身上的无形而又巨大的压力,有的甚至因不堪心理重负而崩溃,走向犯罪和轻生。这已为我们敲响了德育呼唤整个社会的理解、关爱的警钟,情感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已日显并将更显突出。
充满情感的德育,还包括“体验教育”。“体验教育”是从经历和了解中实现行为习惯的转变,是通过有计划的主体经历、体验的德育活动。体验的本质是实践,是引导学生在经历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通过爱憎苦乐、成败得失、是非善恶、各种人和事的经历和体验,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这是对“灌输型”、“管教型”德育的变革,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经历是人的财富,“纸上得来终觉浅”,“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皆因经历和体验积累了经验和智慧。使学生“经一事长一智”,甚至举一反三,经一事长千智。北京阜成路中学在德育课上播放剖腹产录像,让孩子们第一次深切感受了母爱的伟大。浙江师范大学的生存训练,让学生在“近乎极限”的状态下激发潜能,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做了有益的尝试。
德育应沐浴和浸润智慧之光
让德育沐浴和浸润智慧之光,有两层含义 一是德育的核心就是使学生真正成才,使学生变得更加聪明;二是德育的途径和方式,要使学生乐于接受,真正收到实效。要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和共同发展,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使学生在富有成效的德育中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学生的素质,一般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在这诸多素质中,理想信念是核心,文化素质是基础。德育不能从整个教育中单独剥离出来。没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很难想象一个人会有很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和理想追求。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科知识,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少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知名学者走过的路已昭示了这个道理。我们的德育,应通过课内外的所有教学和活动,通过校园文化、校风学风等综合育人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各种载体和途径(如“三下乡”、志愿者、公益劳动等)寓教育于求知、娱乐、活动之中。就像我们食不能没有盐,又不能纯吃盐,而是把盐溶于美味佳肴中一样,让人乐于接受甚至是享受。
要使德育充满智慧,就要转变德育观念,摒弃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假大空,呼唤德育新思路,让悬在半空中的德育落地。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才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只占了20%,而80%则归诸于情商。情商者何?意志力、责任心、主动性、自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艰苦奋斗的精神、团队合作意识等,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德育内容!我们要让学生在追求成才中知道情商之重要,从而引导其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要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对象和对象层次的不同,适应其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适时地提出既有针对性又有操作性的目标要求,让德育真正落到实处。少一些“做秀”的宣传,多一些做人的真实,比如从过斑马线上的道德举止、公共场所的文明细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从尊敬老师、孝顺父母、考试不作弊等具体问题抓起,要求内容明确,利害关系清楚。这一点,没有专门德育课的国外很多学校抓诚信守法教育的许多做法,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总之,德育不是某一方面的强化和单一的说教和灌输,是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和协调发展。要做好对象的工作,必须熟悉工作的对象,探寻工作的规律。对德育来说,重复灌输和灌输的重复虽有一定力度,但远不及适应对象之后对对象的征服。失去知识、情感和智慧的德育,既达不到目的,也永远培养不出生动而有魅力的人才。(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