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红太阳”缘何演到哪红到哪

2004-10-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易运文 我有话说

“红太阳”在深圳连演60多场不衰

“红太阳”是目前正在深圳演出的一家文艺团体的名字。这家来自湖南长沙的文艺团体,一无名角,二无明星,却能在很少把国内外大腕明星放在眼里的深圳人面前连演60多场不衰。

“红太阳”先是在长沙演红后,深圳市福

田区文化局的领导慕名而去并“三顾茅庐”请过来的。局长陈亚凯起先对深圳观众对红太阳是否会喜欢还吃不准,谁知演出后一炮打响,观众无不拍手叫好。

红太阳演艺中心的领导看到节目在深圳大受欢迎,也信心大增。现他们正准备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去设立连锁演出点。大有要让“红太阳”红遍全中国的架势。

红太阳为何能走红?它的成功奥秘是什么?最近,记者对这家演艺中心作了一次全方位的采访。

将歌舞厅文化搬上高雅舞台

1999年,香港中华集团抢滩湖南娱乐业,成立红太阳娱乐有限公司,将一家旧体育馆改建成有近千座位的大型综合性娱乐场所,推出集歌舞、杂技、小品等为一体的综艺演出。它的特点是熔杂技、芭蕾、滑稽、音乐、舞蹈、逗乐于一炉,让各阶层观众都能开怀大笑,看得尽兴而归。它雅,但雅得有味;它俗,但俗得可爱。这种崭新的“剧院演出模式”的歌厅文化在长沙迅速走红,并在全省快速扩张,先后开了5家连锁歌厅,间间火爆。

红太阳的成功引发了湖南演出业的新一轮竞争,其他歌厅剧院都纷纷仿效,使歌厅文化成为了长沙最亮丽的风景线。这引起了深圳的注意,地处深圳市中心的福田区内有好多家设施完善的演出剧院,但平时观众人数寥寥无几,区领导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区内的娱乐业做大做强。

“红太阳”演艺中心落户深圳后迅速赢得市民的喜爱,开业两个月几乎天天爆满,周末还要排队买票。演艺中心的演员们虽都不是名角,却个个身怀绝技,身司多职:唱歌的可演小品,说相声的会唱京剧,主持人则说学逗唱样样都行。来自俄、意等国家的几十名外籍演员则为观众带来了别具一格的异国风情舞蹈,演出中间穿插的滑稽幽默小品,惹得观众笑声掌声一片。许多观众看后感慨道 “红太阳的演出就是一台微缩版的春节晚会,让观众看后觉得特乐、特开心。”

一些专家认为,“红太阳”成功的特点之一就是将歌舞厅表演大胆搬上高雅舞台,创造了一种“歌厅式剧院”或“剧院式歌厅”的演出模式,缩短了演员表演和观众欣赏之间的距离,让主持人、演员和观众零距离接触,让主持人和演员显得更有亲和力,更贴近观众,是使观众踊跃掏钱去看演出的重要原因。

记者问福田区文化局局长陈亚凯:“红太阳”能否重振深圳的歌舞厅文化和剧院演出文化?他充满信心地说:‘红太阳’的演出模式非常适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需求,它在俗文化中加入了许多‘雅文化’的元素。给原本有点‘灰色调’的歌舞厅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它是非常有生命力的。”

互动式交流是“红太阳”魅力所在

互动,是红太阳的成功所在,也是其魅力所在。红太阳每天演出的节目大约是12个,时间为两个半小时。其中大约有50分钟时间是用来让演员和观众互动的。风趣幽默的主持人亚明是调节剧院气氛的灵魂,他说:“整台节目的演员和观众都要听我调动,我的主持风格不能太雅,也不能太低俗,要观众和演员都能接受。”红太阳的主持人恰到好处地掌握了这个度,在说中演,演中逗,让观众始终与主持人和演员一起互动。红太阳的总经理陆遥既是歌手又是小品演员,同时还是口技演员和萨克斯独奏演员,陆遥在演出中与主持人亚明一起带动全场观众,一会儿拍掌,一会儿同唱,一会儿拉歌,此时的观众仿佛就是演员,歌手就是导演,观众跟着导演的感觉走。不论男女老少,在这里都会忘记自己的年龄,热情地参与到节目当中。一位不惑之年的观众说:“好多年都没有这种感觉了,真够刺激!”

有行内专家认为,“红太阳”成功的特点之二就是迎合了现在年轻观众参与性强、表现欲强的性格特征。“红太阳”的节目设计和调动现场观众参与表演的互动形式,很可能代表了大众娱乐表演发展的一个方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