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农民致富法宝
一条名叫大菱鲆的苗种繁育和养殖技术成功后,科技人员及时将取得的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目前全国大菱鲆养殖工厂超过600家,养殖面积达120多万平方米,商品鱼的年产量超过5000多吨,年总产值 包括育苗和养殖 15亿元,许多
这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广大科技人员面向渔业经济主战场,研究解决渔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农民致富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的成功事例。
水科院广大科技人员常年深入生产第一线,深入渔村渔户,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开发、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科技咨询和科技培训等科技服务,把先进实用的水产科技知识和技术成果带到“塘边船头”,带给农 渔 民,成为农 渔 民致富的法宝,促进了农 渔 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和科技素质的提高。
科研创新推动渔业发展
科研实力是科研单位的根本。在水产品供应紧缺时期,水科院各研究所攻克了水产业持续发展中的一系列基础性、关键性技术难题,在渔业资源开发利用、苗种繁育和养殖高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对渔业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的成果,促进了水产品产量的增加。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衍亮介绍,近年来水科院在海淡水养殖方面取得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人工繁殖苗种技术、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海带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等,对我国水产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和重大推动作用的成果。
在渔业资源调查研究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方面,进行了?鱼资源、渔场调查及变水层拖网捕捞技术的研究;渤海对虾渔业资源的开发、预报和合理利用的研究;东、黄海及外海远东拟沙丁鱼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研究;东海北部及毗邻海区绿鳍马面?等底层鱼资源调查与探捕的研究;东海群系带鱼资源变动和管理技术;南海区海岛水域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的研究等,都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鱼类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研究,特别是转基因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转基因鲤鱼已进入中试阶段。以草鱼出血病防治为代表的重大水产病害防治、以及渔业工程和渔业机械及装备现代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目前,渔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该院服从和服务于从数量型渔业向质量效益型渔业的转变、从资源开发型渔业向资源管理型渔业的转变、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变的新形势,对科研工作的重点方向进行了重大调整,加强学科创新,始终坚持把国家和行业的战略需求放在首位,服从和服务于全国渔业经济发展的大局,真正发挥了“国家队”的作用。
让“知识富翁”有为有位
人才是发展的根本。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紧紧围绕促进渔业科技进步,促进农 渔 民增收的工作大局,以科技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事制度改革和创新为突破口,全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通过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凝聚人才,在工作生活中关爱人才,努力造就一支精干高效的渔业科技创新队伍。
该院每年拿出一定经费,设立院青年课题基金,每年资助15 20名青年科技人员开展课题研究,大力培养学科后备带头人;设立人才基金,与有关院校联合,全额支助科技人员进修学习;同时,每年有200多位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在院导师的指导下在各实验室参加相关的科研工作,作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并有相当部分的毕业生成为院科研队伍的新生力量。在干部任用中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在所级领导选拔作用中,进行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研究所所长的试点。
本着“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新型用人观,通过提供科研启动经费、提供优惠的科研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措施,每年吸引数十名国内外学者来院进行合作研究和短期工作;先后引进挪威、芬兰、美国、加拿大、日本、FAO、UNDP、世界渔业中心等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了交流与合作,派出2100多人赴国外 境外 留学进修、考察访问及开展合作研究,为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30多期国际培训班,培训了950多名学员。在坚持“绩效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基础上,实行绩效挂钩、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建立起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的新的分配激励机制。
近年来,水科院加大了引进国际高水平科技人员来院重点开放实验室工作的力度,扩大了国外学术顾问的聘任工作。同时,围绕15个重点学科 研究领域 的建设,有针对性地组团出国交流,这既是吸纳国外资金、项目和人才的“引进来”,又是选择重点产业、重要成果的“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