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永远流淌的红旗渠(图)

2004-10-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郭红松 赵洪波 我有话说


青年洞,干渠上最大的一个隧洞。

金秋十月,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红旗渠精神展引起了强烈反响,展览接待观众超过10多万人,平均每天就有1

.3万人来感受这条“生命渠”、“幸福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参观了红旗渠精神展后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20世纪60年代初,河南林县 现林州市 人民在峰峦叠嶂的太行山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一锤一钎苦干十年才建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饮水灌溉工程――红旗渠。在奋战太行中,林州人民创造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的建成,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州人民的生活。红旗渠通水40年来,总引水量8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8000万亩次,粮食增产15.9亿公斤,发电4.7亿千瓦时,创效益17亿元,相当于总投入的23倍。

巍巍的太行山上,红旗渠犹如绿色的飘带高高地悬挂在群山之间。当我们来到这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步步踏着台阶爬上山时,我们惊讶、震撼,一种力量在内心不停涌动,我们忽然顿悟到毛泽东同志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的动力”这句话的真谛。单是在平地上建造这样的工程已是非常的不易,更别说是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据统计,当年的建设者们共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我们完全为这人造奇迹和红旗渠的建设者们征服。把修红旗渠所挖砌的1696多万平方米土石垒成宽2米、高3米的墙,便可以将哈尔滨和广州连接起来,红旗渠分明是中国的一个“万里水城”。安阳市委书记靳绥东介绍,现在红色的业绩,绿色的风光,4A级风景旅游区使红旗渠已成为安阳独特的旅游资源。

红旗渠的水悠悠地流淌着,滋润着林州万亩良田。红旗渠精神也将代代相传,激励着全国各族儿女蓬勃向上。

【链接:红旗渠】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全长1500公里。


红旗渠精神展。


总干渠分水闸。


历史上,缺水扼住了林州人的“咽喉”。


时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前排右一)和县委领导走在修建红旗渠队伍的前列。


络丝潭风景区。


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右)、王师存(中)向老书记杨贵倾诉衷肠。


通水时林县百姓喜气洋洋。


当年通水时的情景。


“天河”盘山。

本版部分资料由安阳市旅游局提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