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靠人才出彩

2004-10-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斐 我有话说

近几年,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格外兴旺:科研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2004年达到100项,并且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级科技大奖:2001年“人工建立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恢复截瘫后膀胱功能”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人工牛黄体外制备技术”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3年“肝外科手术的基

础和临床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学上,该院获准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毕业生一次性拿取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主编面向21世纪教材29本,出版立项教材27本,在全国医学院校中名列前茅。有着百年历史的同济,缘何能焕发出灿烂的青春光彩?华中科大常务副校长、同济医学院党委书记黄光英说,同济的红火靠人才,尤其是顶尖人才。

顶尖人才大放异彩

在同济医学院,近年先后有500余名留学德、美、英、日的人才加盟,他们代表着该院最高水平。“海归”马丁牵头的妇产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他潜心研究的“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机理及分子阻遏”一举获得3000万元科研经费,并成为国家973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海归”周剑峰带领的课题组找到了能控制肿瘤细胞生死的基因,破解了一道世界级医学难题。这一成果的取得,确立了同济医学院在肿瘤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海归夫妻”罗小平、宁琴也表现优异,回国两年来,罗小平主持或参与了8个基金项目的研究,申请经费400多万元;宁琴主持或参与了10个基金项目的研究,申请经费500多万元。

在“海归”群的带动下,附属同济医院申请到的科研经费总量在全国医界名列前茅。3年来,附属同济医院诞生了188项新业务、新技术,在全国医学领域位居前列。肖传国教授主持和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奖、国际神经泌尿Lapides特等奖等多项大奖。并成为神经损伤修复和功能重建的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家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黄士昂教授在国外已是国际干细胞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人物,在《Nature》上发表多篇论文,来附属协和医院主持筹建湖北省干细胞研究中心担任主任,创造了湖北省乃至全国干细胞研究的多项第一。李和教授、王建枝教授在国际上具有影响。李和教授先后主持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项省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他在世界上首次证明了第七型代谢谷氨酸受体与一级传入细胞纤维调控的超微结构基础。王建枝教授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并在国际权威杂志《Nature medicine》上首次报道了老年性痴呆患者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被异常糖基化修饰,从而完善了老年性痴呆发病机制的tau异常学说。

人才用在关键岗位

黄光英说:“谁都知道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但在实践中效果往往相差很大,我们在这一点上做得特别扎实,回报也就大些。因为我们将引进的人才放在关键岗位上发挥作用。”

引进拔尖人才不是用来装门面的。黄光英等院领导时常光顾教学、科研、医疗一线,掌握拔尖人才的工作进展以及面临的困难,尽可能创造最佳环境。“就拿科研基金配套来说吧,阻力就大得很,院里决定对引进的拔尖人才的科研经费进行1:1配套,让他们有更充足的资金攻克难题。不少人想不通,说院里的钱都是大家争取来的,凭什么大把大把花在几个人身上?”黄光英说,班子坚决顶住压力予以实行。

学院引进周剑峰,任命他为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主任、肿瘤生物中心副主任,3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划到他课题组的账上,他从美国来同济一周内,院里将他妻子从安徽调到武汉安排了合适的工作。周很快拿到国家级大课题,获得400万元基金资助,院方不但没有按行业惯例提成,反而按“同济规矩”配套了240万元。这些都为周剑峰迅速做出杰出成绩奠定了基础。马丁是黄光英引进的妇产科专家,黄光英听说马丁回国探亲,专门接待了他,鼓动他回国效力。让他当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主任,给他15万元科研启动费,全力扶持他工作。现在,马丁担纲的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稳居全国同行业前三位。

青年教师决定未来

在引进拔尖人才的同时,同济医学院还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注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三年中共有400余名教师在职攻博,1000多名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此举为拔尖人才发挥尖端作用提供了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支撑。

与此同时,学院还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设立“伯乐奖”,每年表彰和奖励一批在热情帮助青年教师全面成长、成才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老教师。目前,已有10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5人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38人被授予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