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先富”到“共富”的实现机制

2004-11-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江永红 我有话说

“先富”是指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共富”则是指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美好目标。笔者认为,从“先富”到“共富”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是自然而然完成的,人力资本的培养应该贯穿于这个过程的始终,是从“先富”到“共富”的实现机制。

人力资本是指蕴涵于人

体中的能够带来收入的脑力、体力、健康和技能的总和。人力资本的培养之所以能够成为从“先富”到“共富”的实现机制,原因在于:首先,人力资本的培养能够使更多的人富裕起来。人力资本的培养意味着经济主体能力的提高,这种能力使他在为社会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可以为自己带来丰厚的回报,作为高素质、高能力的能动性要素,高级人力资本拥有者的数量越多,富裕起来的人就会越多。其次,只有提高全社会人力资本总体水平,才能真正体现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进而早日步入共同富裕。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悬殊,文化素质差距较大,可他们却面对同一的市场竞争、同一的升学和就业政策,使平等的机会形同虚设,谁输谁赢未比便知,甚至能力与机会倒置,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机会更多、进入门槛更低,农村和落后地区的机会更少、进入的门槛更高。这种状况只能加大彼此的距离,要避免差距扩大,提高低素质者的人力资本是根本。最后,把人力资本的培养看作从“先富”到“共富”的实现机制是基于制度设计的理念。从“先富”中不会自发地生长出“共富”,还可能出现相反的偏差,如财富的分化往往源于能力的分化。财富的分化和能力的分化两者相长,使富者更富、穷者更穷,还可能扭曲社会价值观,个别人片面地傲其财富而忽略对社会的回馈。事实上,一个健全的社会应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所以,社会的进步不能依靠单纯的演化、完全听命于“看不见的手”,还应有适当的人为设计和引导即制度的约束,在“先富”与“共富”之间,通过人为的引导,注重人力资本的培养,可以加快“共富”进程。

从“先富”到“共富”的制度设计应从四个方面围绕人力资本培养这个核心展开。

一是打破市场及行政垄断。市场垄断,尤其是行政性权力垄断把社会的弱势者不公平地阻隔在了财富的大门之外,本来穷人拥有的人力资本就少,市场竞争力弱小,即使在正常的较量中也处于不利地位,面对市场的强势集团就更与金钱无缘,接下来他没有物质基础去提高自己,如此往复、恶性循环。如能打破这种垄断,无疑是向着“共富”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二是社会保障思路要创新。社会保障的功能往往被理解为解决被保障者的基本生活,事实上,更进一步地看,社保基金也应含有教育支出,以帮助贫困者学习现代的科学知识,才是从根本上的帮助。我国的财力固然有限,但财力的限制不是无法克服的障碍,思路坚定,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问题。

三是要重视伦理文化的重建。我国扶弱济贫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一向重义轻利,但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性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负面作用,使它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变成重利轻义。我们倡导的伦理文化应该是互动互爱,这样的人和人的关系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价值观中内生的。共同富裕是整个社会的目标,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目标,具有如此伦理文化的社会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社会。

四是后富者观念要更新。一般而言,后富者大多缺乏自我人力资本培养的意识,倾心于把精力和有限的财力花在日常生活上。这没有错,但仅此还不够,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得在教育上下功夫,教育自己、教育下一代。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政通人和、粮食富足、收入增加、房屋式样不断翻新、越来越宽敞,但却相对疏于教育,在这方面,各级政府的引导和帮助是很重要的,观念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先富带后富,先富地区带后富地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邓小平小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先富”到“共富”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由此,将人力资本的培养作为从“先富”到“共富”的实现机制,是改革的一个新思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