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立身行事高风可鉴

2004-11-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季昆森 我有话说

赵朴初老人离开我们已有四年多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

我第一次见到朴老是1986年12月底到北京参加大别山科

技扶贫会议,朴老在中国佛教协会接见了我和时任安庆地委副书记的鲍观华及太湖县县长孙实贵。

1990年9月17日至21日,朴老视察九华山,我当时担任池州地委书记,负责对朴老的全程接待。我在池州工作的10年间,每次到北京出差、开会,总要去看望朴老。

2000年5月21日,朴老圆寂,省委决定让我代表省里四大班子、代表家乡人民前往北京出席赵朴初送别仪式。

朴老虽已故去,但与他交往的真情实景,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

1990年9月,朴老在九华山视察时明确指出,一座佛教名山庙修得再好,菩萨金装得再好,没有德才兼备的僧人不行。对九华山来说,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还是人才。

朴老多次和我谈到“一种思想、三个传统”的问题。早在1983年朴老就在文章中指出:“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佛教徒,对于自己信奉的佛教,应当提倡一种思想,发扬三个传统。”他解释说:“我们社会主义的中国佛教徒,对于自己信奉的佛教应该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以利于我们担当起新的历史时期的人间使命;应当发扬中国佛教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以利于我们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应当发扬中国佛教注重学术研究的优良传统,以利于我们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发扬中国佛教国际友好交流的优良传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朴老号召,中国佛教徒要爱国爱教,拥护社会主义,提倡人间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

有一次我到北京医院看望朴老,朴老讲,黑格尔的辩证法可能来源于释迦牟尼的佛经,当然这一点还要论证。佛教的高层次是研究哲理。朴老还说,1957年他陪一位柬埔寨高僧见毛主席,客人未到之前,赵朴初先到了。主席便和赵朴初漫谈,问赵:“佛教有这么一个公式: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有没有这个公式呀 ”赵说 “有。”主席再问 “为什么?先肯定,后否定?”赵说:“不是先肯定,后否定,而是同时肯定,同时否定。”谈到这里,客人到了,没有能谈下去。后来,朴老想起这次谈话时说,他对佛教“缘起性空”思想的论述,可能补充了当时在毛主席面前想讲的话。

朴老多次谈到,周恩来总理要他多做日本佛教界的工作。朴老说:“周总理讲,中日友好关系到世界和平。1952年开始,在北京举行亚洲太平洋会议,我给日本朋友带一尊佛像到日本,1953年接到回信,日本佛教界有名望的人士说,我们佛教界没有阻止日本政府侵略中国,感到内疚,并决定把中国殉难烈士骨灰送回中国(分批送往中国)。周总理每次接见日本朋友,均是我负责接待。1955年我到日本出席禁止原子弹世界和平大会。二战把半个长崎毁掉了。开大会时,京都市长亲自开车送我。到1960年,我同日本人接触多了,而当时中日还没建交。从佛教角度如何推进中日邦交?‘有了好题目才能做好文章’。1962年是鉴真法师圆寂1200周年,我提议中日佛教界共同举办纪念活动。我国在鉴真法师的故乡扬州举行纪念活动。日本人把鉴真法师看作国宝,是日本文化的大恩人。日本在1962、1963两年,纪念鉴真法师的活动变成全国性的活动,延续到1964年,成为中日建交的推动力量。以后发展到田中访华,1972年中日建交,日本佛教界出了大力。”

朴老立身行事,高风可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生前立下遗嘱,他的遗体凡可以移作救治伤病者,请医生尽量取用。他在遗嘱中表达生死观云:“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与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充分展现了朴老的崇高精神境界。

朴老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肝胆相照的崇高风范,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伟大精神,爱国爱教、积极实践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杰出贡献,将永驻我们心间。

作者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